(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内涵与原因。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并能运用这一理论解释生活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该教学片段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展示多句名言俗语: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力行而后知之真。” “实践出真知。”
教师提问:从这些名言俗语中,你能初步感受到怎样的哲学道理呢?
学生根据展示的内容与教材内容回答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过渡:为什么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且是唯一的标准呢?
教师多媒体展示:纪录片《青蒿素的发明与应用》 “523计划”中屠呦呦在民间和医学古籍中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发现古代很多部中医药著作里面都有关于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不少土药方里面也有记录,并高度称赞其显著的治疗效果。让屠呦呦感到意外的是,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的表现很差。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经过研究,屠呦呦发现以往提取的方法采取中药的“高温煎熬”,而古书中提到的是“青蒿鲜汁”。她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制取出青蒿提取物进行实验。结果出来了: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青蒿提取物的结晶被命名为“青蒿素”,很快通过临床验证。不负众望,这种物质对疟原虫有着良好抑制作用,对恶性疟疾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提问:医学古籍与民间土方中“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是怎样被证实的?为什么这样的方式能够证实青蒿提取物可以治疗疟疾呢?这个过程体现了怎样的哲学原理? 学生结合案例的内容进行回答,教师总结: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检验真理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