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600
贷:银行存款6600(2.5分)
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0000×30%=6000(万元),小于初始投资成本6600万元,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2)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2800-(20000-19000)×60%-(1000-800)+(1000-800)/10×6/12=2010(万元)
甲公司2×20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10×30%=603(万元)(3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603
贷:投资收益603(1.5分)
-(20000-19000)×60%:投资时点评估增值的存货,至年末,该批存货已对外出售60%,乙公司是按照账面价值结转营业成本的,而甲公司认为应按照公允价值结转营业成本,因此甲公司就会认为乙公司的净利润不公允,计算调整后净利润时要减去(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当期销售比例,即-(20000-19000)×60%。
-(1000-800)+(1000-800)/10×6/12:(1000-800)是内部交易利润,投资方是不认可的,因此调整后的净利润要减去内部交易利润,即-(内部交易售价-成本),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损益是通过折旧的计提来实现的,所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与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之间的差额,就是实现了的损益,要加回来,调增净利润,即+(1000-800)/10×6/12,×6/12是因为内部交易是在2×20年6月30日发生的,所以2×20年只需要考虑半年的折旧。
(3)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90
贷:其他综合收益(300×30%)90(1.5分)(4)
借:银行存款5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600×20%/30%)4400
——损益调整(603×20%/30%)402
——其他综合收益(90×20%/30%)60
投资收益238(2分)
借:其他综合收益90
贷:投资收益90(2分)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25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600-4400)2200
——损益调整(603-402)201
——其他综合收益(90-60)30
投资收益119(2分)
(5)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320
贷:其他综合收益(2870-2550)320(1.5分)
借:其他综合收益8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20×25%)8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