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分离式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为K19+720~K20+200,全长480m。隧道左右洞相距36m,地质情况相同,其中K19+720~K19+775段和K20+165~K20+200段穿越强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为Ⅴ级围岩段;K19+775~K19+875和K20+035~K20+035段穿越中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中硬,岩体较破碎一破碎,为Ⅳ级围岩段;K19+875~K20+035段穿越微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中硬,岩体较破碎,为Ⅲ级围岩段。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隧道设钢支撑和仰拱。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Ⅳ级和Ⅴ级围岩的连续长度及合计长度进行了统计,并由(A)负责对该隧道进行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出具了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B)、(C)、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及对策等。
事件二:施工单位采用钻爆法开挖,Ⅳ级围岩段,爆破设计周边眼为60个,爆破后,某开挖面残留有痕迹的炮眼数为45个。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Ⅳ级围岩段初期支护施工作业时,采用了钢拱架型式的钢支撑。
事件四:施工单位在进行仰拱及防水板施工作业时,采取了如下做法:
①IV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55±4m,V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45±4m;
②仰拱施工采用左右半幅分次浇筑方式;
⑤防水板搭接宽度为80±10mm。
问题:
1.结合事件一和背景,写出隧道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理由。
2.事件一中A、B、C各代表什么?
3.针对事件二和背景,计算周边炮眼痕迹保存率,并判断该值是否满足《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的要求。
4.事件三中,按材料的组成还可以采取哪种型式钢支撑?
5.逐条判断事件四种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

正确答案
2024教材P344-348
1.K19+720~K19+775段,V级围岩连续长度为55m,超过50m,所以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2.A为施工单位,B为评估方法,C为评估步骤。
3.45÷60×100%=75%;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中相关规定,对于中硬岩炮眼痕迹保存率应不小于70%,而本次爆破后炮眼痕迹保存率为75%>70%,故满足该要求。
4.按材料的组成还可以采取格栅钢架型式的钢支撑。
5.①错误,改正:Ⅳ级围岩仰拱与掌子面距离不得超过50m,V级围岩仰拱与掌子面距离不得超过40m。
②错误,改正:仰拱施工宜整断面一次成型,不宜左右半幅分次浇筑。
③错误,改正: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不属于间接防护的是( )。
A 顺坝 B 石笼 C 丁坝 D 改变河道
查看
单选
热拌沥青碎石配合比设计采用( )设计。
A 正交试验 B 针入度试验 C 马歇尔试验 D 洛杉矶磨耗试验
查看
单选
关于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得使用立窑水泥 B 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宜大于600kg/m^3 C 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 D 搅拌混凝土时高效减水剂宜采用后掺法
查看
单选
关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拆模说法错误的是( )。
A 承包人应在拟定拆模时间的12h以前,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 B 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设计未规定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板 C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荷载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D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侧模、底模及支架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方可拆除
查看
单选
不宜采用强夯法施工的是( )。
A 高饱和度的粉土 B 碎石土 C 杂填土 D 软土
查看
单选
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 )。
A 含水流动性开挖 B 河滩地段开挖 C 整修路基边坡 D 岩石地段的路堑开挖
查看
单选
工程各合同段交工验收结束后,由( )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工程质量评定。
A 项目法人 B 监督机构 C 监理单位 D 竣工验收委员会
查看
单选
关于透层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温低于10℃或大风、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B 透层油洒布后应自由流淌,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在表面形成油膜 C 应按设计喷油量一次均匀洒布,当有漏洒时,应人工补洒 D 在摊铺沥青前,应将局部尚有多余的未渗入基层的沥青清除
查看
单选
液体石油沥青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石油沥青宜采用针入度较小的石油沥青 B 与沥青稀释剂混合加热,再搅拌、稀释制成 C 掺配比例根据使用要求由经验确定 D 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严禁超过140℃
查看
单选
应单独计量的是( )。
A 模板 B 脚手架 C 垫圈 D 箍筋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