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分离式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为K19+720~K21+450,全长1730m。隧道两端洞口100m范围内为偏压浅埋段,其围岩级别为Ⅴ级。隧道洞口开挖断面宽度为13.5m,左右洞口中心线间距为50m。隧道左右洞地质情况相同。隧道最大埋深为80m,隧道纵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

开工前,有关单位根据围岩特性对该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进行了核实,并计算了各级围岩段占全隧长的百分比。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安全质量检查,发现施工单位存在如下错误做法:
①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
②对于隧道底部超挖部分采用洞渣回填;
③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允许车辆通行;
④二次衬砌距Ⅳ级围岩掌子面的距离为100m。
问题
1.该隧道是否属于小净距隧道?说明理由。
2.写出图1中BQ的中文名称,判断K20+230~K20+970段、K20+970~K21+350段围岩级别,计算Ⅳ级围岩总长与全隧长度的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1位)。
3.逐条修改安全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做法。
4.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中,哪两条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用编号表示)。从单位和项目两个层次分别写出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

正确答案
2024教材P271-278
1.属于小净距隧道。
理由:根据规范要求,Ⅴ级围岩最小净距应小于等于开挖断面宽度的3.5倍时,属于小净距隧道。
13.5(单隧道开挖断面宽度)×3.5=47.25m,50(两条隧道中心点距离)-6.75-6.75(隧道开挖断面半径)=36.5,36.5<47.25,因此是小净距隧道。
2.(1)BQ:岩体基本质量指标;
(2)K20+230~K20+970围岩级别为Ⅲ级。
(3)K20+970~K21+350围岩级别为Ⅳ级。
(4)Ⅳ占总长百分比:(380+410)/1730×100%=45.7%
3.①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法或潮喷法。
②超挖部分应采用与衬砌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
③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允许车辆通行。
④二次衬砌距Ⅳ级围岩掌子面的距离为不得大于90m。
4.(1)①、④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2)单位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
(3)项目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关于蒸发池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池底宜设置0.5%横坡 B 底面与侧面应采取防渗措施 C 蒸发池应紧邻路基设置 D 四周应采用隔离栅进行围护
查看
单选
二级以及二级以上公路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推荐采用的拌合工艺及摊铺工艺分别是( )
A 人工路拌,摊铺机摊铺 B 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 C 人工路拌,推土机摊铺 D 集中厂拌,推土机摊铺
查看
单选
预应力施工中,直径为32mm的预应力筋施工锚固完毕,切割后其外露长度至少为()
A 32mm B 48mm C 40mm D 63mm
查看
单选
按矿料级配分类,OGFC路面结构属于()
A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B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C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D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查看
单选
软土地区路堤施工期间,坡脚水平位移速率24h应不大于( )mm。
A 3 B 5 C 8 D 10
查看
单选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包括:①制定评估计划;②开展风险分析;③确定风险等级;④选择评估方法;⑤进行风险估测;⑥编制评估报告。最优的评估步骤是().
A ①②④③⑤⑥ B ①③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③⑥ D ①④②⑤③⑥
查看
单选
路堑施工时,其路基地面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跌水等,一般应先施工的排水设施是( )。
A 截水沟 B 边沟 C 排水沟 D 跌水与急流槽
查看
单选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宜采用()
A AG B TN C PE D PL
查看
单选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包括:①路缘石安装②试验段施工③喷洒透层油④混合料压实⑤沥青混合料摊铺⑥路面成型检测,其施工顺序是()。
A ②→③→①→⑥→⑤→④ B ①→③→②→⑤→④→⑥ C ②→①→③→⑤→④→⑥ D ①→②→③→⑥→⑤→④
查看
单选
关于支架现浇法施工风险控制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支架法施工前,应进行专项安全设计,并制定安装、拆除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 B 支架立柱底部应铺设垫板或混凝土垫块扩散压力 C 满堂支架应设置的纵向剪刀撑,应由底至顶按间距不大于2m网格 D 支架地基处应有排水措施,严禁被水浸泡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