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公司承建一座跨河桥梁。基础均采用φ1500mm 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设计为端承桩,桩底嵌入中风化岩层2D(D 为桩基直径);桩顶采用盖梁连结;盖梁高度为1200mm,顶面标高为20.000m。河床地层揭示依次为淤泥、淤泥质黏土、黏土、泥岩、强风化岩、中风化岩。
下部结构施工采用水上作业平台施工方案。水上作业平台结构为φ600mm 钢管桩+型钢+人字钢板搭设。水上作业平台如图3 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根据桩基设计类型及桥位水文、地质等情况,设备选用“2000 型”正循环回转钻机施工(另配牙轮钻头等)。由于设计对孔底沉渣厚度未做具体要求,灌注水下混凝土前,进行二次清孔,当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后,开始灌注水下混凝土。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编制的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内容为:施工准备→搭设作业平台及护筒施工→X→钻孔→成孔检测→清孔→安放钢筋笼→Y→浇筑水下混凝土→拔出导管、护筒→基桩检测。
事件三:本桥1#~4#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施工队在上述墩位间设置泥浆池,采用优质黏土造浆。为了保证泥浆质量,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对泥浆相对密度、黏度和pH 值进行了检测,所检测指标均合格。
事件四:项目经理部编写了钻孔桩技术交底书,部分内容为:
(1)导管应试拼试压,试压的压力宜不小于孔内水深1.2 倍的压力;
(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宜为180mm~240mm。
(3)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上浮,使用流动性较小的混凝土浇筑,并减慢浇筑速度。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及图3,指出水上作业平台应设置哪些安全设施?并指出图中A 的名称是什么?构件A 施工时需使用哪些机械配合?构件A 应高出施工水位多少米?
2.结合背景资料及图3,列式计算3#-①桩的桩长。
3.针对事件一,指出孔底沉渣厚度的最大允许值。
4.针对事件二,写出X、Y 代表的工序名称。
5.针对事件三,还有哪些泥浆性能指标需要检测?
6.针对事件四中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1.水上作业平台上应设置警示标志(牌)、周边设置护栏、孔口防护(孔口加盖)措施、救生衣、救生圈。
构件A 的名称:钢护筒。
构件A 埋设需使用的机械设备:吊机、振动锤。
应高出施工水位1~2m。
2.3#-①桩的桩长:(20-1.2)-(-15-2×1.5)=18.8+18=36.8(m)。
3.端承桩孔底沉渣厚度允许最大值为50mm。
4.(1)X:桩机(钻机)就位;
(2)Y:安放(安装)导管。
5.含砂率、胶体率。
6.(1)试压的压力宜不小于孔内水深1.3 倍的压力;
(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宜为160mm~220mm;
(3)使用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不属于滑坡防治措施中改变滑带土的方法是( )。
A 焙烧法 B 电渗排水法 C 爆破灌浆法 D 桩基础法
查看
单选
关于塑料排水板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塑料排水板宜采用矩形套管 B 预留长度应不小于500mm C 适用于深度大于3m 的软土地基处理 D 塑料排水板必要时可搭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m
查看
单选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正确的是( )。
A 施工参数规定→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B 施工参数规定→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C 原材料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D 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查看
单选
下列属于生产配合比设计内容的是( )。
A 选择级配范围 B 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C 合理含水率 D 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
查看
单选
路基土在工地测得干密度为1.63g/cm3,湿密度为1.82g/cm3,而在实验室测得最大干密度为1.66g/cm3,则路基土压实度为( )。
A 91.21% B 98.19% C 100% D 109.64%
查看
单选
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重铺再生法中,四个工序编号为:①摊铺整形;②罩新面:③铣刨翻松路面;④加热软化路面,正确的工序排列是( )。
A ①③④②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①② D ①④③②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横向施工缝设在缩缝处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型 B 特重和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硬刻槽 C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 D 面板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查看
单选
连拱隧道主洞开挖时,左右两洞开挖掌子面错开距离宜大于( )m。
A 25 B 30 C 40 D 50
查看
单选
围岩级别的判定时,下列不需要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修正的是( )。
A 有地面水 B 有地下水 C 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 作用 D 存在高初始应力
查看
单选
隧道爆破作业时,关于炮眼布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周边眼原则上沿着设计轮廓均匀布置 B 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应比辅助眼的大 C 周边眼的间距小于辅助眼间距 D 掏槽眼一般比其他炮眼深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