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 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制定由某拌合站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要求如下:
(1)底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10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自行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

【问题】
1. 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
3. 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 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 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正确答案
1. (1)二级及二级公路以下公路的各个层应采用B级沥青。
(2)本项目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密实一悬浮结构。
3. (1)不正确。底、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表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
(2)正确。
(3)正确。
(4)不正确。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4. 漏项的内容有:平整度、厚度、弯沉值。
5.外掺法:水泥/集料=X:Y=0.045/1
水泥:1000×9.5×0.18×2.4×0.98×4.5%/1.045=173.19(t)
1#料:1000×9.5×0.18×2.4×0.98×25%/1.045 =962.18(t)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形式可分为仰斜、俯斜、垂直、凸形折线(凸折式)和衡重式五种。其中挡土墙墙背所受的土压力较小的是( )。
A 俯斜墙背 B 仰斜墙背 C 垂直墙背 D 凸折式墙背
查看
单选
采用挖掘机开挖土质路堑作业,叙述正确的是( )。
A 路堑土方开挖中最常采用的是反铲挖掘机 B 反铲挖掘机挖装作业灵活,回转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C 正铲工作面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1.5m,否则将降低生产效率 D 正铲挖掘机不适用于与运输车辆配合开挖土方路堑
查看
单选
关于石质路堑爆破施工技术要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爆破施工要严格控制飞石距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 B 在居民区及地质不良可能引起坍塌后遗症的路段,石方开挖宜采用大中型洞室爆破 C 用推土机配合爆破,创造临空面,使最小抵抗线方向面向回填方向 D 装药分单层、分层装药,预裂装药及洞室内集中装药
查看
单选
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沥青混合料拌合时,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
A 120~150℃. B 140~165℃ C 150~170℃ D 160~180℃
查看
单选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磨细消石灰 B 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C 水泥稳定煤矸石不宜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D 水泥稳定材料中不宜掺加缓凝剂或早强剂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边坡失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 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 B 基坑自开挖起,应抓紧连续不断施工直至基础完成,施工时间绝不可延续太长 C 基坑应尽量安排在少雨季节施工 D 坑顶边缘应按要求设置护道,垂直坑壁坑缘边的护道不可增宽
查看
单选
横向施工缝需设置在缩缝之间时,应采用( )。
A 设传力杆假缝型 B 设传力杆平缝型 C 不设传力杆假缝型 D 设拉杆企口缝型
查看
单选
承包人应在制作模板、拱架和支架前() ,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模板、拱架和支架的施工方案。
A 28d B 14d C 7d D 15d
查看
单选
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 )学时。
A 24 B 20 C 12 D 10
查看
单选
关于分包合同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监理人就分包工程施工发布的任何指示均应发给承包人 B 承包人应委派代表对分包人的施工进行监督、管理和协调 C 分包人可以直接向监理人提出支付要求,但必须经过承包人同意 D 承包人接到监理人依据合同发布的涉及发包工程的变更指令后,以书面确认方式通知分包人执行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