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双向四车道,其路面结构如图所示。

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措施,主要如下:
事件一:施工单位将路段中间 K25+000 右侧的弃土场硬化后,作为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场地,并配置了一套 4000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该设备主要指标如下:每拌制一份料的重量 Gi=4000kg,每份料的加料时间 t1=15 秒,每份料的拌料时间 t2=220秒,每份成品料卸料时间 t3=13秒,时间利用系数 KB=0.85。
事件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见图。采用 15t 三轮压路机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两层碾压,下层厚度为 20cm,上层厚度为 16cm,下层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上层铺筑。



事件三:沥青面层施工前和施工过程的要求摘要如下:
(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及配合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
(2)试验段开工前 28d 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后试验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各层开工前 14d 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备齐全部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段铺筑。
(3)对 AC-I 沥青混合料面层碾压
① 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 1~2 遍,温度应不低于 100℃并紧跟摊铺机进行;
② 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和双轮双振压路机振压等综合碾压 4~6 遍,碾压温度多控制在 80-100℃;
③ 终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 1~2 遍,碾压温度应不低于 65℃。
④ 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事件四:项目部严格进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平整度、弯沉值、渗水系数、摩擦系数、构造深度、中线平面偏位、纵断高程、宽度、横坡、马歇尔稳定度进行了实测。
事件五:项目部将 20cm 厚石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6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8cm 厚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底面层、6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4cm 厚细粒式沥青混合料表面层等五道工序分别用:a、b、c、d、e 表示,并将 a、b 两项划分为四个施工段①、②、③、④。a、b 两项在各个施工段上持续的时间如表所示。而 c、d、e 三道工序不分施工段连续施工,持续时间均为 1 周。

项目部按各施工段持续时间连续、均衡作业,不平行、搭接施工的原则安排了施工进度计划。
1. 写出结构图中 A、B、C、D 代表的名称及作用。
2. 事件一中,计算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生产率(Qi)。(列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点)
3. 写出事件二中工艺流程图 E、F、G 代表的名称。指出并改正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
4. 指出并改正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补充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参数。
5. 补充事件四中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的实测项目。
6. 根据事件四中要求,用横道图画出完整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计算工期。

正确答案
1. 写出结构图中 A、B、C、D 代表的名称及作用。
答:A:黏层; B:黏层; C:下封层; D:透层。
A 和 B 层作用:是使上下层沥青结构层完全粘结成一个整体。
C 层作用:一是封闭某一层起着保水防水作用;二是起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过渡和有效联结作用;三是路的某一层表面破坏离析松散处的加固补强;四是基层在沥青面层铺筑前,要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因天气或车辆作用出现水毁。
D 层作用:为使沥青面层与基层结合良好。
2. 事件一中,计算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生产率(Qi)。(列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点)
答:n=3600/(t1+t2+t3)=3600/(15+220+13)=14.52 份;
Qi=nGjkB/1000=14.52×4000×0.85/1000=49.37(t/h)
3. 写出事件二中工艺流程图 E、F、G 代表的名称。指出并改正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
答:E:施工放样;F:布置基准线钢丝;G:质检。
错误 1:采用 15t 三轮压路机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两层碾压。改正:下层应采用18~21t 三轮压路机、大于 35t 重型振动压路机、25t 以上轮胎压路机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
错误 2:下层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上层铺筑。改正:上层必须在下层养护至少 7d 后方可铺筑。
4. 指出并改正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补充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参数。
答:(1)错误 1:做好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改正:做好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错误 2:初压温度应不低于 100℃并紧跟摊铺机进行。改正:初压温度应不低于 110℃并紧跟摊铺机进行。
(2)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参数: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
5. 补充事件四中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验的实测项目。
答:实测项目还有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矿料级配、沥青含量。
6. 根据事件四中要求,用横道图画出完整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计算工期。
答:(1)工期计算

流水步距 Kab=max(4-0,9-3,12-7,16-9,0-12)=7
ab 工序完成所需时间:7+(3+4+2+3)=19 周
abcde 四道工序完成的工期=19+1+1+1=22 周
(2)绘制横道图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石方开挖施工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挖深 3-5m 应进行边坡边线和坡率的复测 B 宜采用峒室爆破 C 靠近边坡部位的硬质岩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D 对不能满足安全距离的石方宜采用化学静态爆破或机械开挖
查看
单选
混合料人工拌和工艺应包括现场准备、布料和拌和等流程,其中不属于布料内容的是( )。
A 准备下承层 B 备料摊铺土 C 洒水闷料 D 摆放和摊铺无机料
查看
单选
当承台位于水中时,关于围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钢板桩围堰施打顺序一般由下游分两头向上游合龙 B 当承台底与河床之间距离较大时,一般采用有底套箱 C 当承台标高较低、承台底距离河床较近或已进入河床时,宜采用无底套箱 D 双壁钢围堰适用于深水基础施工
查看
单选
关于混凝土拌和设备的要求,错误的是( )。
A 混凝土拌合应采用强制式拌合机 B 水、外掺剂计量应采用流量或人工计量方式 C 拌合设备应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 D 减水剂罐体应加设循环搅拌水泵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明洞回填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工回填时,拱圈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设计强度的 70% B 明洞两侧回填水平宽度小于 1.2m 的范围应采用浆砌片石或同级混凝土回填 C 墙背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底部应铺填 0.5~1.0m 厚碎石并夯实,然后向上回填。 D 拱背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 0.3m
查看
单选
下列情况中,可以不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的是( )。
A 特殊路基 B 二级公路填石路堤 C 三级公路填土路堤 D 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路基
查看
单选
下列不属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是( )。
A 换填土 B 强夯法 C 冲击碾压法 D 电渗排水法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滑坡地段路基的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削坡减载施工应自上而下逐级开挖,严禁采用爆破法施工 B 反压措施应在滑坡体前缘抗滑段实施 C 抗滑桩与挡土墙共同支挡时,应先施作抗滑桩 D 抗滑桩、锚索施工应从滑坡主轴向两端方向逐步推进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适用范围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泥稳定集料类、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类材料适用各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 B 冰冻地区、多雨潮湿地区,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类材料宜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上基层或底基层 C 石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各级公路底基层以及三、四级公路的基层 D 骨架空隙型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空隙率,适用于需要考虑路面内部排水要求的基层
查看
单选
基层在养生过程中出现裂缝,下列不属于处理裂缝的措施是( )。
A 灌缝 B 铺设玻璃纤维格栅 C 洒铺热改性沥青 D 整块板更换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