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问】
1-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对事件1中A、C、D洪水标准及围堰级别B的判断如下:
(1)A代表的洪水标准范围为5~10年一遇。
(2)C代表的洪水标准范围为20~50年一遇。
(3)D代表的洪水标准范围为20~50年一遇。
1-2、B围堰级别为5级。
【第2问】
对事件2的分析如下:
2-1、▽h最小应为0.5m。
2-2、K1不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的要求,规范规定的最小值为1.05。
K2不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的要求,规范规定的最小值为1.15。
【第3问】
事件2中,围堰专项施工方案除背景所述内容外,还应包括: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设计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等。
【第4问】
事件3表2中,E、F、G分别所代表的评价内容:
(1)E——评价碾压混凝土的均质性。
(2)F——评价碾压混凝土的抗渗性。
(3)G——评价碾压混凝土的均质性和密实性。
【第5问】
事件4中,在工程蓄水验收申请的组织方面存在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申请时间2021年9月。
正确做法:申请提出时间在计划下闸蓄水前6个月。
(2)不妥之处: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进度安排报送验收申请。
正确做法:工程蓄水验收,项目法人应根据工程进度安排,报送验收申请。
(3)不妥之处: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工程蓄水验收申请,并抄送项目审批部门。
正确做法:应向工程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报送工程蓄水验收申请:应抄送验收主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