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一题如下。
如图,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研究对象,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错解】以子弹、木块和弹簧为研究对象。因为系统处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所以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又因系统只有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2)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方面导致的错误,给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帮助学生学习。

正确答案
(1)错解原因有两个,一是思维定势,一见光滑面就认为不受外力。二是规律适用条件不清。
(2)为避免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明确研究对象再分析受力,此题中应以子弹、弹簧、木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在水平方向,弹簧被压缩是因为受到外力,所以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由于子弹射入木块过程,发生剧烈的摩擦,有摩擦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减少,也不守恒,故B正确。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A A.4:3 B B.3:2 C C.3:1 D D.3:4
查看
单选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评价建议中倡导评价方式多样化,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使发展变化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以下最能反映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
A A.行为观察 B B.实验操作 C C.课题研究 D D.成长记录
查看
单选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通过一个在水中的球形空气泡,下列哪一条表示出射光线的路径 ( )
A A.光线1 B B.光线2 C C.光线3 D D.光线4
查看
单选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A.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B B.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C C.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基础性、选择性、严谨性 D D.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查看
单选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
A A.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 B.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从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 C 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D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
查看
单选
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s与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A.乙物体做减速运动 B 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C C.当甲、乙两物体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D D.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为零
查看
单选
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 )。
A A.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θ B B.A受到B施加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 C.A、B间没有摩擦力 D D.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x=tanθ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已知其加速度a=2-2t,初始条件为xo=0,υo=0。 (1)质点在第1秒末的速度; (2)质点的运动方程; (3)质点在前3秒内运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下面是某高中物理教材重力势能的一节中关于物体沿不同路径下落时重力做的功的实验示意图。 (1)重力势能这节课在教材中的作用。 (2)基于以上实验,设计一个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物理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