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案例: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 s内将240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已知工人的拉力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做功的功率。
(2)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300 N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
解:(1)拉力所做的功W=F1s=100 Nx2 m=200 J
拉力的功率



(2)当工人匀速提升300 N的重物时有



问题:(1)指出该学生解题步骤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出错的原因。(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分析并解答该问题。(10分)

正确答案
(1)该生的错误在于没有正确掌握绳子移动的距离和重物上升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计算拉力问题时,没有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作用,只考虑了重物的重力作用。可能出错的原因是对动滑轮和定滑轮作用原理没有搞清楚,有些地方只是记住了定理,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教师:第一问让我们求拉力的功率,我们可以直接用功率的公式来计算,那么我们要求出拉力所做的功.怎么求呢
生:求出拉力作用的距离,用W=Fs就可以求出。
师:很好,我们只知道重物上升的距离,和拉力移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滑轮组,和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是几段
生:3段。
师:那么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多少倍
生:3倍。
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拉力移动的距离应该是6米。第二个问题在滑轮组中拉力和物重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生:吊起动滑轮的段数有几段,拉力的大小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师:那么物重包括动滑轮的重力吗
生:当动滑轮的重力不计时,不用考虑动滑轮的重力。
师:这道题中没有说动滑轮的重力不计,所以我们在计算拉力时要考虑动滑轮重力。首先就要求出动滑轮的重力大小。
生:嗯,利用已知条件就可以求出动滑轮重力了。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
A 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 B 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 C C.左边气体压强降低 D 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水平地面上方有一木箱从某一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木箱内有一弹射装置,某时刻沿竖直方向向上弹射一质量为m的小球,设小球刚发射时相对于木箱的初速度为v0.假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某部队在山顶上进行炮弹射击训练,如图所示, 炮台距地面高度AO为h,炮弹射击方向与水平面成450。水平地面上有一目标区域,它的左端距O点的距离BO为s1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 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 A.是凸透镜.焦距为20 cm B 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 cm C C.是凹透镜.焦距为20 cm D 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 cm
查看
单选
在某一均匀介质中由波源O发出的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其波速 为5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此时P(-2 m,0 cm)、Q(2 m,0 cm)两点运动方向相反 B B.再经过0.5 S质点Ⅳ刚好在(一5 m,20 cm)位置 C C.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横波的频率一定为3 Hz D D.波的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无关
查看
单选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
A A.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 B.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从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 C 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D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
查看
单选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量为+Q的小球P,带电量分别为-q和+2q的小球M和N,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与M相距L。P、M和N视为点
A A.M和N的距离大于三 B B.P、M和Ⅳ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C C.在P产生的电场中,M、N处的电势处处相同 D D.M、N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如图所示.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一位物理教师在上课。课堂气氛沉闷,大家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评课老师认为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结合以上教学问题.简述在中学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结合“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简述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过程。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物理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