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案例:
下面是教师在“电功率”一课中。向学生讲解纯电阻的电功率的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功率的概念,请大家说一下它的定义。
学生:功率就是单位时间所做的功或消耗的能量。
教师:对.今天我们推导阻值为R的电阻的功率。
教师:功率的公式为P=W/t,通过焦耳定律,推出了纯电阻的电功率的表达式:P=I2R,P=U2/R .对这三个公式,教师分别讲解。指出哪个是定义式,哪个是计算式。
学生1:老师.功率怎么和电阻成正比。又和电阻成反比呢
教师:上课要注意听讲,电流确定,功率就和电阻成正比;电压确定,功率就和电阻成反比。学生2:老师.那我们用的交流电,好像电流和电压都是变化的,怎么计算电功率啊
教师:我们只考虑电流或电压不变的情况,不考虑其他情况。你们把这几个公式用好就可以了。
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5分)
(2)重新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使学生深入理解电功率的概念以及表达式。(15分)

正确答案
(1)教师在讲解新的知识点之前,考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使新课的教学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教师的教学行为总体上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的转变。没有引导学生积
极思考,就急于给出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于学生提出的交流电功率的问题,教师直接拒绝的做法会压制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的教学片段改进思路:
①引导学生分析电功率都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计算固定电阻的功率时,让学生弄懂电压、电流、电阻哪个参量是不变的。结合焦耳定律和功率定义式推出电功率的两种表达式。
②对学生提出的交流电功率的问题,可以适当引入平均值与瞬时值的概念。而不是直接转向教材,这样就遏制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如图所示,线圈L的自感系数很大,且其直流电阻可以忽略不计,L1、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开关S闭合和断开的过程中,灯L1、L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灯丝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一无限长直圆筒,半径为R,表面带有一层均匀电荷,面密度为σ,在外力矩的作用下,这圆筒从t=0时刻开始以匀角加速度α绕轴转动.在t时刻圆筒内离轴为r处的磁感应强度
A A.0 B B.μ0σRαt C C.μ0σ×(R/r)αt D D.μ0σ×(r/R)αt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关于近代物理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 C.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光子能量E等于(h为普朗克常量,c、λ为真空中的光速和波长)( )。
A A.h×(c/λ) B B.h×(λ/c) C C.hλ D D.h/λ
查看
单选
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查看
单选
如图所示,把轻质导线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磁铁N极附近,磁铁的轴线穿过线圈的圆心,且垂直于线圈平面,当线圈中通入如图方向的电流后,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
A A.线圈向左运动 B B.线圈向右运动 C C.从上往下看顺时针转动 D D.从上往下看逆时针转动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0的扇形闭合导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0轴以角速度w匀速转动(O轴位于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后,不计空气阻力,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 B.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C C.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0 D D.从抛出到此时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v0/g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一位老师在讲“来自地球的力”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但评课老师认为该教师把作业评价局限于做习题,而且多数的习题脱离生活和社会实际,枯燥乏味。例如,该教师只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以温度、物态变化的教学为例,简述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物理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