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小林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1、灯L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1较亮,灯L2较暗。而小欢认为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1)假如你是小欢,利用图中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让学生真正掌握该方面的物理知识。(10分)

正确答案
(1)电路图如图所示,按照小林的解释,闭合开关S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2、L1,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2较亮,灯L1较暗,但实验现象仍然是灯L1较亮,灯L2较暗。这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2)教师:小林从看到自己的实验现象而认为电流从正极出发,电流逐渐减小,但是我们知道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1:嗯,小林凭一次实验就认为电流是减小的,这样不科学。
学生2:是因为两个灯泡的亮度本来就不一样。
教师:这两个同学的说法都有可能.我们怎样设计实验就可以推断小林的说法不对呢 学生:把两个灯泡的位置换一下再比较哪个亮,哪个暗。
教师:那我们接下来看一下这两个灯有什么不同,灯泡亮暗到底是什么原因。
教师:连接线路图,测量L1、L2的电压及电路中的电流。
学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示数,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小林可以说一下L1、L2的不同点吗
学生:L1较亮,电压表示数大。L2较暗,电压表示数小。
教师:物理上有一个物理量叫做功率,它表示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即P=UI。实际上灯泡的亮暗是跟功率有关系的,功率大,则灯泡亮,功率小则灯泡暗。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液体中悬浮的颗粒越大。某时刻撞击它的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B B.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滴在液面上的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 C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导致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 D.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小
查看
单选
如图所示,物体C放在水平面上,物体B放在C上,小球A和B之间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若8上的线竖直、两滑轮间的线水平,且不计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滑轮与
A A.B所受摩擦力始终不可能为零.摩擦力方向时而沿斜面向上时而沿斜面向下 B B.B所受摩擦力有时有可能为零 C C.C一直受到水平面施加的向右的摩擦力 D D.C对地面的压力有时可以等于B、C重力之和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电子的质量为me,一对正、负电子以一定的速度相碰湮灭后放出一对光子,c为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对光子的总能量等于2me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如图所示,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电冰箱是串联 B B.电冰箱的三脚插头接入电路能保证其外壳接地 C C.为用电安全,应在甲处安装电灯,乙处安装开关 D D.站在地上的人若用手直接接触A点.没有触电危险
查看
单选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规定向里的方向为正,磁感强度B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在磁场中有一细金属圆环,圆环平面位于纸面内如图乙所示,令I1、I2、I3分别表示
A A.I1沿逆时针方向.I2沿顺时针方向 B B.I2沿顺时针方向,I3沿顺时针方向 C C.f1方向指向圆心,f2方向指向圆心 D D.f2方向背离圆心向外,f3方向指向圆心
查看
单选
关于气体与分子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 B.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 C.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D D.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v0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如图所示,由红、蓝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以入射角θ从圆心O处由真空射入半圆形玻璃砖,进入玻璃后分为OA、OB两束,它们从O到A和从O到B的时问分别为tA和tB,则
A A.OA是蓝光,tA小于tB B B.OA是蓝光,tA大于tB C C.OA是红光,tA小于tB D D.OA是红光,tA大于tB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以“摩擦力”的教学为例.简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结合实例谈谈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巩固已学概念。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物理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