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播放习近平总书记赞美马克思一生的话:“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惜奋斗的一生。”
教师追问:为什么马克思会获得如此崇高的赞誉由此引发学生进行思考,顺利导人新课。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时政热点进行新课导入,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提升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为新课讲授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
(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背景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马克思及恩格斯的图片并附上资料卡片,同时加以讲述:马克思是德国思想家、革命家,他的革命友人恩格斯也是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
教师提问: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提出科学社会主义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国际工人运动推动;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总结经验。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展示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史料,请学生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事了哪些组织建设活动
学生回答:l846—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还加入了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组织“正义者同盟”,并帮助该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纪录片片段,学生观看结束后,教师提问:科学社会主义什么时候诞生的
学生回答:1848年2月,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并发表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
教师出示《共产党宣言》的节选内容并请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它的诞生有何意义学生小组内部讨论结束后选出代表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代表的回答进行简单点评并进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内容: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史料,可以锻炼学生形成史料分析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
小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课堂小结和作业
1.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感悟马克思及恩格斯的革命精神。
2.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一段墓志铭。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开放式的作业能够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