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教学设计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世纪中叶,德国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
1846—1847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还加入了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组织“正义者同盟”,并帮助该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l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宣言》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要求: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正确答案
一、新课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播放习近平总书记赞美马克思一生的话:“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惜奋斗的一生。”
教师追问:为什么马克思会获得如此崇高的赞誉由此引发学生进行思考,顺利导人新课。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时政热点进行新课导入,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提升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为新课讲授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
(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背景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马克思及恩格斯的图片并附上资料卡片,同时加以讲述:马克思是德国思想家、革命家,他的革命友人恩格斯也是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
教师提问: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提出科学社会主义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国际工人运动推动;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总结经验。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展示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史料,请学生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事了哪些组织建设活动
学生回答:l846—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还加入了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组织“正义者同盟”,并帮助该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纪录片片段,学生观看结束后,教师提问:科学社会主义什么时候诞生的
学生回答:1848年2月,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并发表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
教师出示《共产党宣言》的节选内容并请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它的诞生有何意义学生小组内部讨论结束后选出代表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代表的回答进行简单点评并进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内容: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史料,可以锻炼学生形成史料分析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
小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课堂小结和作业
1.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感悟马克思及恩格斯的革命精神。
2.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一段墓志铭。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开放式的作业能够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在我国新石器时期,人们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青铜器 D 铁器
查看
单选
根据某史料记载,某水利工程“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
A 灵渠 B 郑国渠 C 都江堰 D 隋朝大运河
查看
单选
张之洞认为:“棉布本为中国自有之利,自有洋布洋纱,反对外洋独擅之利。耕织交病,民生日蹙,再过十年,何堪设想,今既不能禁其不来,惟有购备机器,纺花织布,自扩其工商
A 湖北织布局 B 上海机器织布局 C 机器织呢局 D 华盛纺织总厂
查看
单选
孙中山曾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即忘共和,既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他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武昌起义 B 二次革命 C 护国战争 D 护法战争
查看
单选
李大钊的著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最早发表在( )。
A 《新青年》 B 《晨报》 C 《每周评论》 D 《时务报》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应该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理想国》的作者是( )。
A 普罗泰戈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查看
单选
中世纪的晚期,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城市是( )。
A 热那亚 B 巴黎 C 威尼斯 D 佛罗伦萨
查看
单选
下列航线中反映麦哲伦船队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
单选
1943年12月发表的《开罗宣言》称,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大盟国指的是哪三个国家( )
A 中国、美国、英国 B 中国、苏联、印度 C 英国、法国、埃及 D 美国、苏联、法国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