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某实习生在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直接从网上下载了下面的《清时期全图》,准备用于教学。
?
问题:
(1)实习生的指导教师认为用这幅地图不合适,其理由是什么(6分)
(2)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历史地图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正确答案
(1)指导教师认为用这幅地图不合适的理由:①地图不够清晰,同时地图中涉及的地理内容太多,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使用。②地图没有体现清朝对西北、西南边疆和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③选用的地图所属年代不具有代表性,清朝在不同时期疆域面积变化比较大,选用的地图应该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程。 ④地图中采用了许多现代地名,应该使用清朝时的相关地名。
(2)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历史地图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首先,历史教师选取的历史地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历史教师在选择历史地图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需要与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简明地图,方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生的观察使用。
②其次,历史教师选取的历史地图能够发展学生的相关能力。教师选取的地图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理解历史地图能力,发挥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
③最后,历史教师选取的历史地图要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具有权威性。历史教师应辨别历史地图的种类,注意历史地图中的古今对照信息,通过比较对照信息,明确历史教学需要用到的有效信息。历史教师应充分使用教科书中的地图,确保历史地图具有权威性。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先秦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位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墨子
查看
单选
《汉书》载:“诏贤良曰:‘……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文中的“朕”指的是(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查看
单选
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局形势图。这一政局形势出现于( )。
A 公元5世纪 B 公元6世纪 C 公元7世纪 D 公元8世纪
查看
单选
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两科是( )。
A 明经、进士 B 秀才、进士 C 明经、明法 D 明法、明书
查看
单选
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 )。 ①《沟洫志》 ②《齐民要术》 ③《汜胜之书》 ④《水经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⑧④
查看
单选
在一份中国考古报告中写道:“陶器,除支座外,均为以稻草茎叶、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碳黑陶。”由此可推断出土这种陶器的遗址是( )。
A 北京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山顶洞人遗址
查看
单选
有学者认为:“16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文中的“它”指的是( )。
A 白银 B 香料 C 瓷器 D 呢绒
查看
单选
下列王朝中,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的是( )。
A 唐朝 B 北宋 C 元朝 D 清朝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苏轼云:“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下列书法作品中为“颜公”创作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两宋时期,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 C 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 D 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