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大型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井直径6.0m,井深890m;副井直径7.0m,井深850m;设计巷道断面较大,井底装载硐室在主井车场水平以下。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中,基岩段涌水量小于10m3/h。施工单位经业主同意安排主井比副井提前3个月开工,装载硐室随井筒同时施工;主井进行临时改绞,用临时罐笼提升。
实际施工中,副井施工较顺利,预计可按时到底。主井地面预注浆效果较差,施工的涌水量达65m3/h。施工单位通过增加排水设备,强行通过了含水层。由于涌水影响,预计主井将比副井滞后2.5个月到底。主、副井短路贯通需2个月。经研究,决定临时改绞的方案不变。设计单位提供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下图所示。
问题
1.受主井涌水的影响,主井施工安排应做哪些调整?调整后施工难易程度有何变化?怎样安排施工程序使总工期少受或不受影响?
2.说明维持原改绞方案不变的理由。
3.根据井底车场布置简图,为满足二期工程需要,施工单位需增加哪些必要的措施巷道?请作出示意图。
4.增加的措施工程的费用属于哪类费用?应由哪方解决?施工单位可向业主索赔哪些项目的费用?
5.简述本项目井巷工程过渡期辅助系统要做哪些调整来保证二期工程的施工。

正确答案
1.受主井涌水的影响,主井施工安排应做的调整:
(1)装载硐室改在以后施工,主井与副井到底后分别施工短路贯通工程,准备临时改绞。
(2)改变了装载硐室的施工条件,增加了装载硐室的施工难度。
(3)改变装载硐室与主井同时施工的方案,装载硐室安排在副井永久罐笼投入使用后施工,使装载硐室工程不在主要矛盾线上。
2.维持原改绞方案不变的理由:
(1)设计巷道断面大,二、三期巷道的出矸量必然大,且井筒深,按原计划改绞可以保证二期工程提升要求。
(2)改变装载硐室施工顺序,仍可以保证总工期不受影响。
3.(1)施工单位需增加的必要的措施巷道:增加主井临时双向马头门;增加主井与主要运输大巷连接的绕道。
(2)修改后的井底车场平面施工图如下图所示:

4.增加的措施工程的费用属于工程措施费。应由业主(建设单位)解决。施工单位可向业主索赔的费用:
(1)增加排水费用;
(2)增加壁后注浆费用;
(3)由于装载硐施工方案改变所增加的费用。
5.本项目井巷工程过渡期辅助系统要做的调整来保证二期工程的施工:
(1)运输系统的变换。井筒改绞前仍用吊桶提升;临时改绞形成后,用罐笼提升。
(2)通风系统的调整。主、副井贯通前,利用原各自系统;贯通后,扇风机移至井底车场适当位置安装,一个井筒进风,一个井筒回风。
(3)排水系统调整。主井与副井贯通前利用各自凿井排水系统;临时改绞完成后,井底增设临时泵房和水仓(或利用已有形成巷道或井底水窝)。
(4)供电系统调整。井下永久供电系统未形成前,井底增设临时配电点,电缆由主井敷设。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的结构构件中,一般需要采用现场浇筑的是( )。
A 基础 B 柱 C 吊车梁 D 屋面板
查看
单选
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
A 抽出式 B 混合式 C 自然通风方式 D 压入式
查看
单选
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法中的围岩稳定时间主要与()有关。
A 硐室或巷道的跨度 B 施工措施或施工方法 C 硐室或巷道支护方法 D 围岩的开挖时间
查看
单选
立井井壁混凝土强度的破损性检验不应超过( )处。
A 1 B 2 C 3 D 4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的安全设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个矿井至少有两个独立的能行人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B 在保证井下作业场所所需风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自然通风 C 开采放射性矿物的矿井,需采取封闭的排放污水系统 D 每个矿井配置足够数量的通风检测仪表和有毒有害气体与井下环境检测仪器
查看
单选
在干燥环境中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不应选用( )。
A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B 粉煤灰水泥 C 矿渣水泥 D 特种水泥
查看
单选
工业厂房外墙砌筑时,正确的砌块吊装流水顺序是( )。
A 先内后外 B 先远后近 C 先上后下 D 先平直后转角
查看
单选
关于巷道施工设备的使用,合理的是( )。
A 凿岩台车钻眼与铲斗侧卸式装岩机装矸平行作业 B 采用气腿式凿岩机钻眼时,适宜炮孔深度为4.0m C 由锚杆钻机完成顶、帮、底角锚杆孔施工 D 耙斗式装岩机装矸,矿车运输矸石
查看
单选
关于混凝土灌注桩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 混凝土灌注桩适应地层变化,无需接桩 B 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和噪声小 C 操作要求简单,施工后需一定的养护期方可承受荷载 D 成孔时有大量土或泥浆排出,易造成环境污染
查看
单选
井巷光面爆破时,炮孔密集系数一般为()。
A 0.5~0.6 B 0.6~0.8 C 0.8~1.0 D 1.0~2.0
查看
刷题小程序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