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组织基础工程验收不妥当。
理由:基础工程验收属分部工程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
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还应包括如下人员: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
2.(1)不妥之处一:立杆进行搭接。
正确做法: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不妥之处二:横向扫地杆采用对接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立杆上。
正确做法: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不妥之处三: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的地方,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一跨与立杆固定。
正确做法: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m。
不妥之处四:外侧立面两端设置一道剪刀撑,中间各道剪刀撑净距为 15m。
正确做法:建筑地上 16 层,高度大于 24m,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3.不妥之处一:进场的小砌块产品龄期达到 21 天后开始砌筑施工。
正确做法: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 28d。
不妥之处二:待小砌块表面出现浮水后开始砌筑施工。
正确做法: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不妥之处三:小砌块搭接长度为块体长度的 1/3。
正确做法:单排孔小砌块的搭接长度应为块体长度的 1/2。
不妥之处四:填充墙砌筑 7 天后进行顶砌施工。
正确做法:填充墙顶部与承重主体结构之间的空隙部位,应在填充墙砌筑 14d 后进行砌筑。
不妥之处五:为施工方便,在部分墙上留置了净宽度为 1.2m 的临时施工洞口。
正确做法:在砖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 500mm,洞口净宽不应超过 1m。
4.事件四中,主梁、次梁、板钢筋的上下放置正确顺序为: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有圈梁或梁垫时,主梁的钢筋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