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签订了合同,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天),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合同约定开工日期前10天,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递交了书面申请,请求将开工日期推迟5天。理由是,有资质检验机构对已安装的施工起重机械进行的安全验收时,要求更换起重机械的主要支撑部件。
事件2:由于施工单位人员及材料组织不到位,工程开工后第33天上班时工作F才开始。为确保按合同工期竣工,施工单位决定调整施工总进度计划。经分析,各项未完成工作的赶工费率及可缩短时间见下表。

事件3:施工总进度计划调整后,工作L按期开工。施工合同约定,工作L需安装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由于设备到货检验不合格,建设单位进行了退换。由此导致施工单位吊装机械台班费损失8万元。L工作拖延9天。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费用补偿和工期延期申请。
【问题】
1.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工程推迟开工 说明理由。
2.指出原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和总工期。
3.事件2中,为使赶工费最少,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施工总进度计划(写出分析与调整过程) 赶工费总计多少万元 计划调整后工作L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为多少天
4.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费用补偿和工期延期 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不应批准工程推迟开工。
理由:施工单位原因造成开工日期推迟。
2.原施工总进度计划中:
关键线路:①→②→③→⑥→⑦→⑨→⑩(或A→B→F→I→K→M);总工期:115天。
3.事件2中:
(1)计划调整过程:
①关键线路上的工作F拖后32-15-10=7天,影响总工期7天,故总工期需压缩7天;
②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作F、I、K、M作为可压缩对象,由于工作K的赶工费率1.0万元/天为最小,故选择工作K压缩。
③经分析,工作K应压缩5天,赶工费为1.0×5=5(万元)。
④工作K压缩5天后,工作J变为关键工作。此时,可压缩的方案为:工作F、工作I+J、工作J+K、工作M。由于工作F的赶工费率1.2万元/天为最小,故选择工作F压缩2天。赶工费为1.2×2=2.4(万元)。
(2)赶工费总计:5+2.4=7.4(万元)。
(3)调整后,工作L总时差10天,自由时差10天。
4.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
(1)批准费用补偿8万元。理由:吊装机械台班费损失是由建设单位造成的,属于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责任;
(2)不批准工期延期。理由:工作L拖延9天未超过其总时差10天,不影响总工期。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刷题小程序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
热门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