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 1 中的不妥之处有:
(注: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第一次清孔→质量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第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
①不妥之处 1: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筑。
正确做法: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应进行质量验收。
②不妥之处2:项目部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后就进行桩身混凝土灌筑。
正确做法:钻孔灌注桩施工,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后,需要进行第二次循环清孔,再进行桩身混凝土灌筑。
③不妥之处3: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正确做法: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高出至少 1m,确保桩头浮浆层凿除后桩基面达到设计强度。
2.(1)事件 2 中,项目部的做法:
①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试样应在同条件下养护后进行试验。
②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就开始拆模。
(2)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3.事件 3 中的不妥之处有:
①不妥之处一:砌块生产 7 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
正确做法:砌块生产至少 28 天后才能进行砌筑。
②不妥之处二: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
正确做法:砌筑砂浆宜采用自来水(收集的循环水进行二次沉淀并处理达到标准可以使用)。
③不妥之处三:墙体一次砌筑至粱底以下 200mm 位置。
正确做法:砌体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 1.5m 或一步脚手架高(雨天不超过 1.2m)。
4.(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①安全技术交底;②安全检查;③安全教育;④应急救援。
(2)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的正确做法:①24m 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②电梯井口应设置固定的常闭防护栅门;③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且不大于 10m 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