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下面是某教师进行“常见的酸和碱”内容的教学过程。
【引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酸和碱,并分析它们所具有的特点。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
【提问】如何通过化学方法确定这些物质是酸还是碱 ?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
【展示科学史料】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英国科学家波义耳不慎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罗兰花的花瓣上,冲洗后发现紫色的花瓣变成了红色,通过进一步实验,波义耳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讲解】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探究活动】用酸碱指示剂判断常见的酸和碱。
【小结】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
【练习】判断物质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后的颜色变化。
【作业】家庭小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请回答24-24题
问题:(1)请分析该教学过程中“引入”的教学设计意图。(6分)
(2)请分析该教学过程中“科学史料”的教学价值。(8分)
(3)请说明化学教学中“家庭小实验”应具备的特征。(6分)

正确答案
(1)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对微观世界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是学生走进微观世界的第一步,该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有关探索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此外,改部分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引导学生运用物质构成的初步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实验1观察酚酞溶液在蒸馏水中的颜色是对比方法的引导;实验2观察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色的实验是知识的铺垫。这样可以降低探究的难度。实验3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分子不断运动的性质。
以上实验探究过程中才用了实验、对比、分析、归纳、抽象等科学方法。
(3)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究、思考的过程等。
教师在讲授时并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授,将分子的性质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发现,从而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同时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由学生自主学习,参与知识生成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都是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Z > W > Y B 若Y、W 的质子数之和大于23,则Z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C 若Z的最高价氧化物与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有气体放出,则W的气态氢化物易被氧化 D 若X能与氢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则W单质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具有漂白性
查看
单选
用铂作电极电解某金属化合物( XCl2)溶液,当收集到1.12L氯气时(标准状况),阴极增重3.2g,则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24 B 56 C 64 D 65
查看
单选
人类生活离不开盐,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公路上的积雪可用含盐的融雪剂来处理 B 水果可用稀硫酸铜溶液清洗后直接食用 C 碳酸氢钠可用于制作糕点,使其蓬松 D 碳酸钙可用于防治骨质疏松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列化学史实表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由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测定出来的 B 拉瓦锡发明了天平,并把它广泛应用于测量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C 化学家范特霍夫提出碳四面体构型学说,成功解释了有机化合物旋光异构现象 D 道尔顿最先提出原子的概念,创立了科学的原子论
查看
单选
人体在进行无氧运动时,体内的葡萄糖会转化成乳酸,乳酸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和乳酸所含官能团相同 B 乳酸能发生催化氧化、取代和加成反应 C 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D 乳酸能和碳酸氢钠或钠反应放出气体
查看
单选
“通过实验事实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该目标属于( )。
A 认知性目标 B 技能性目标 C 体验性目标 D 表现性目标
查看
单选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化学史料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概括、综合等一系列活动, 最后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该教学方法属于( )。
A 程序教学法 B 探究教学法 C 暗示教学法 D 范例教学法
查看
单选
化学教师的板书应该科学规范,下列化学名词书写正确的是( )。
A 木碳、活性炭 B 法码、钳锅 C 苯酚、硝基苯 D 油酯、乙酸乙酶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化学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