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运用模型进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下面是中学阶段涉及的有关水分子的几种模型。(化学式可看作是符号模型)

(1)请选择适合解释下列现象或规律的模型(每项限选一种),并做出解释。(6分)

(2)模型建构教学有哪些优点?(7分)

正确答案
(1)概念形成策略的一般步骤为:呈现实例→确认概念→强化练习→发展思维技巧。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呈现实例:利用教材中红磷的燃烧和铁与硫酸铜的反应两个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再利用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实验探究,发现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得出相矛盾的结论,分析原因是因为有气体生成,且为开放的空间,进一步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确认概念:动画展示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确认概念。
强化练习:呈现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
发展思维技巧:通过例题讲解判断质量守恒的方法。如: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等。
(2)概念同化,指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它的基本形式包括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概念图策略是一种关于概念知识、思维过程或思维结果、系统结构、计划流程等的图形化表征方式,能够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中构建“概念图”的具体策略是:设计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衔接知识、疏通思路;组织概念网络,促进新旧知识同化;反思评价,修正、发展知识结构;变式练习应用概念,强化理解。概念图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化学知识认知结构,从而使其转化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实现由“学会”转为“会学”。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都是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Z > W > Y B 若Y、W 的质子数之和大于23,则Z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C 若Z的最高价氧化物与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混合后有气体放出,则W的气态氢化物易被氧化 D 若X能与氢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则W单质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具有漂白性
查看
单选
用铂作电极电解某金属化合物( XCl2)溶液,当收集到1.12L氯气时(标准状况),阴极增重3.2g,则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24 B 56 C 64 D 65
查看
单选
人类生活离不开盐,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公路上的积雪可用含盐的融雪剂来处理 B 水果可用稀硫酸铜溶液清洗后直接食用 C 碳酸氢钠可用于制作糕点,使其蓬松 D 碳酸钙可用于防治骨质疏松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列化学史实表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由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测定出来的 B 拉瓦锡发明了天平,并把它广泛应用于测量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C 化学家范特霍夫提出碳四面体构型学说,成功解释了有机化合物旋光异构现象 D 道尔顿最先提出原子的概念,创立了科学的原子论
查看
单选
人体在进行无氧运动时,体内的葡萄糖会转化成乳酸,乳酸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和乳酸所含官能团相同 B 乳酸能发生催化氧化、取代和加成反应 C 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D 乳酸能和碳酸氢钠或钠反应放出气体
查看
单选
“通过实验事实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该目标属于( )。
A 认知性目标 B 技能性目标 C 体验性目标 D 表现性目标
查看
单选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化学史料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概括、综合等一系列活动, 最后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该教学方法属于( )。
A 程序教学法 B 探究教学法 C 暗示教学法 D 范例教学法
查看
单选
化学教师的板书应该科学规范,下列化学名词书写正确的是( )。
A 木碳、活性炭 B 法码、钳锅 C 苯酚、硝基苯 D 油酯、乙酸乙酶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化学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