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某教师开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播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录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操作 过程;然后,一边讲解一边演示,逐一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最后,演示了实验室制取 氧气的全过程。
问题: (1)简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6 分) (2)试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具有哪些作用。(7 分)

正确答案
(1)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如下所示。 ①操作定向阶段。操作定向阶段也称操作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 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②操作模仿和整合阶段。操作模仿即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操作模仿的实质是将 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 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③操作熟练阶段。操作熟练阶段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 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2)该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有 以下作用。 ①“播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录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 系形成基本的认识。 ②通过“一边讲解一边演示,逐一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了关键知识点和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③“演示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全过程”,使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有全面完整的印象,熟悉实验操作的流程。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碘酒可使蛋白质变性,故常用于外用消毒 B.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抗酸药通常含有麻黄碱 C.长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不符合节能减排举措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 D.利用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的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下列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A.溴、碘 B.钠、镁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图 l 是电解 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 c、d 为石墨电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 为负极、b 为正极 B.a 为阳极、b 为阴极 C.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表 1 是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如图 2 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 mol 丁香酚只能与 l mol Br2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NH3和 BF3中,中心原子均采用 sp2杂化 B.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C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02(CO)——点燃 B.ZnS04溶液(CuS04)——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与 4.8 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 4.4 g 二氧化碳和 2.7 g 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的判断 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H 一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无色混合气体甲,可能含 N0、C02、N02、NH3、N2中的几种,将 100 mL 甲气体经过图 3 所示的处理,结果得到 酸性溶液,且几乎无气体剩余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化学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