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离子反应”的内容标准: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材料二某版高中必修教材《化学1》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的部分内容: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在初三化学中已经学习了离子、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知识。
请回答25题
要求:
(1)关于电解质,学生易产生哪些错误认识?(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完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6分)

正确答案
(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作电解质。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认识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对“电解质”定义中的“熔融”状态不明确,他们容易根据定义中的“导电”来判断电解质,因此机械地认为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②忽视电解质是化合物,误将单质和混合物判断为电解质。③忽视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指的是两种情况,两种情况符合一种即可,而不用全部满足。
(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区分电解质,会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能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
【过程与方法】通过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重新认识酸、碱、盐,提高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探究物质奥秘的乐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从电离的角度探究酸、碱、盐的本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练习法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问题引入】为何身体出汗的人接触使用着的电器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出汗后体表有更多的盐分,这些盐分在汗液中起到了导电的作用;人体剧烈运动流汗后,体内的Na+、k+、CL-伴随水分一起流失很多,出现电解质浓度失衡、紊乱,产生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故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电解质的概念
[学生探究实验]使用电源、导线、小灯泡及金属片进行NaCl溶液、NaOH溶液、 HCl溶液、 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实
[教师提问]哪些溶液导电,哪些不导电?
[学生回答]导电: NaCl溶液、NaOH溶液、 HCL溶液;不导电: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教师总结] NaCl、 NaOH不仅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其固体加热至熔融状态也能导电。将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作电解质。
[知识应用]判断PPT上的四种说法是否正确:①金属、石墨可以导电,说明金属和石墨是电解质;②盐酸可以导电,说明盐酸为电解质;③硫酸钡不溶于水,因此硫酸钡不是电解质;④CO2、SO2以及 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学生回答]①金属和石墨是单质,不是电解质;②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属于混合物,所以盐酸不是电解质;③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也属于电解质;④CO2、SO2以及氨气与水反应所产生的物质溶于水导电,并非它们本身导电,所以均是电解质。
2.NaCI晶体在溶液中的电离
[动画演示]以NaCl溶液为例,思考溶液为什么会导电。
[学生回答]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Cl-和Na+脱离NaCl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及水合氯离子。
[教师提问]你能用方程式写出NaCl晶体溶于水的过程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这一过程我们就称之为电离。写出的方程式为电离方程式。NaCl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胜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导电。
[教师提问]类比NaCl在溶液中的导电原理,说-说酸、碱、盐在水溶液中都能导电的原因。
[学生回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都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都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酸、碱、盐的电离
[教师提问]类比NaCl的电离方程式,写出HCl、 HNO3、 H2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并观察这几个电离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

HCl、HNO3、 H2SO4都能电离出H+。
[教师总结]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作酸。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试着写出NaOH、Ca(OH)2、 Ba(OH)2、 KOH的电离方程式,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碱的本质?
[自主思考,学生回答]

NaOH、Ca(OH)2、 Ba(OH)2、KOH都能电离出OH- 。因此,从电离的角度认识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作碱。
[小组活动]列举常见的盐,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定义盐?
[学生回答]小组①:根据CuSO4、NaNO3、 MgCl2等的电离方程式, 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盐。
小组②: (NH)2SO4、NH4Cl也是盐,但是电离出的阳离子不是金属阳离子。
小组③:盐电离出的阳离子有金属阳离子,也有铵根离子,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酸根离....
[教师总结] 由此可知,盐是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 NaHSO4的电离方程式该如何书写?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有什么规律?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在由水电离产生的 H+浓度为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W的原子序数是X与Y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Z>Y>X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 元素X、Y、Z、W中,Y元素的电负性最大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该反应的热效应为△H,在温度T1和T2时,N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 HCL和KCL B Na2O2和H2O2 C CO2和H2S D SO2和SiO2
查看
单选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纯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已知青蒿素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分子中含有4个六元环 B 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C 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zi D 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查看
单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稀盐酸滴入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立刻产生气泡 B 将氯化铝溶液滴入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刻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 将草酸溶液逐滴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逐渐褪色 D 将打磨过的铁钉放入冷浓硫酸,产生大量刺激性气味气体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的是()。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某学习小组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下列先后顺序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①玻尔提出的量子力学模型 ②汤姆森提出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③道尔顿提出的实心球模型 ④卢瑟福
A ③②①④ B ③②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③④①②
查看
单选
在化学教学内容中,教学重点()。
A 是教学难点 B 可能是教学难点 C 不是教学难点 D 是固定不变的某些知识点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化学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