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有位化学教师在进行高一化学1(必修)“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①: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用小刀切去表层,再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开展教学。接着,教师做了实验②:在空气中点燃一小块钠,实验③:向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滴少量水。
问题:
(1)写出该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2分)
(2)实验②、③的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4分)
(3)利用实验①、②、③,教师将分别开展哪些知识的教学?(3分)上述教学过程的优点是什
么?(4分)

正确答案
(1)该教学用到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两种:实验法、演示法。
实验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实验药品进行分组实验,该教学方法为实验法。材料中的实验①为实验法。
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化学实验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材料中的实验②和③为演示法。
(2)实验②的实验现象金属钠先熔化,燃烧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粉末状物质。
实验③的实验现象:脱脂棉燃烧起来,火焰呈黄色。
(3)实验①—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开展有关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与空气的反应、与水反应的知识教学.同时说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②—金属钠的燃烧:对比金属钠与氧气在加热和不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反应的现象、产物的不同,对比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化学键种类的不同。
实验③—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结合氧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上述教学过程的优点:
①通过实验探究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②通过知识的比较、归纳,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
③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能更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
④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素养。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2具有还原性,故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Cl2具有漂白性,故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C 单质硅化学性质稳定.故可用于制造光纤和太阳能电池 D NH3是一种碱性气体,故可用P2O5或碱石灰干燥
查看
单选
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N的浓度是原平衡的70%,则( )。
A m>n B M物质的转化率减小了 C N物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查看
单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
A 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B 大量使用化肥增产增收 C 将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D 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查看
单选
下列属于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是( )。
A 知道 B 认同 C 测量 D 理解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用“讲实验”的方法比“做实验”教学效果更好 B 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教学效果更好 C 家庭小实验在高中教学中不宜提倡,因为可能有危险 D 实验有利于学生直观感知物质性质及变化
查看
单选
X、Y、Z、W、T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这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Z、T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 T与X元素可形成化合物XT4 C 物质WZ2、WT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 由Y、Z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查看
单选
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图①装置将海带灼烧成灰 B 用图②装置制取氨气 C 用图③装置制取少量NO D 用图④装置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SO2
查看
单选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3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甲中铜片是阳极.锌片是阴极 C 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 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比乙慢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H2O2所含中子数为8N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CH4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0.4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CO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为1.4NA D 1 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小于0.1NA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化学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