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 某教师在进行“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第一课时教学时,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设计成PPT课件(约50页)。在课堂上他根据每一张PPT进行讲解,整节课共有2次提问,几乎没有板书,遇到需要演示的实验时,播放实验视频,供学生观看。
问题:
(1)该教学过程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有哪些?(6分)
(2)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是什么?(6分)

正确答案
(1)该教学过程的主要优点: ①该教师运用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难以直接观察和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演示,有利于学生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有关氯气性质的探究实验全部通过实验视频来演示,避免了氯气对空气的污染,保证了学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③该教师通过PPT呈现教学内容,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该教学过程的主要缺点:
①该教师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单一。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共有两次提问,师生互动少,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②实验视频并不能代替真实实验。该教师将所涉及的实验全部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③该教师的课堂教学过于依赖PPT。整节课教师只是按照PPT进行讲解,几乎替代了板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2)①认识论功能。演示实验是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为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了化学实验事实。
②方法论功能。演示实验是落实科学素养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经历科学实验的一般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明确实验的方法。
③教学论功能。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演示实验是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均正确的是( )。
A 用①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水蒸气 B 用②装置称量NaOH C 用③装置稀释浓硫酸 D 用④装置制备和收集NO2气体
查看
单选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发生下列反应并达到平衡: 物质的量为8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 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 D C0的平衡转化率为80%
查看
单选
下列物质使用合理的是( )。《》()
A 用石灰石、纯碱和石英制造玻璃 B 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服装 C 用工业酒精与水勾兑生产白酒 D 用聚氯乙烯制造食品袋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乙酸和1 mol乙醇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3.0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C 标准状况下,1.12 L甲醇中碳原子的数目为0.05NA D 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查看
单选
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 因为H2O2的分解反应△H<0、△S>0,所以该反应的△G<0 D 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属于自发进行的反应
查看
单选
下列属于描述技能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是( )。《》()
A 知道 B 说出 C 独立操作 D 交流讨论
查看
单选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教学实验”与“化学实验教学”是一回事 B 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既可由教师操作也可由学生操作 C 实验视频完全可以代替现场实验,且效果更好 D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指化学实验的原料都是无毒无害的物质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电化学气敏传感器监测环境中NH3含量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化学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