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某出版社的STEM系列教材中以生活中净化水质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设计制作小型净水箱的工程任务,教材主体内容如下:
情景创设:奶奶家的自来水管冻裂了,只能打池塘水饮用,看着混浊的水担心奶奶的健康,所以想制作一个净水箱。
背景知识活动:主要介绍水循环、分辨饮用水和非饮用水的方法等科学知识。同时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具体步骤,展示了本研究和设计中的常见器材。
活动一:开展去除水中可见的悬浮杂质活动。学生结合沉降、活性炭吸附、过滤等科学知识,自行选择相应材料,去除水中水草、沙石、异味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使用纱布进行过滤和使用活性炭进行吸附等技术。
活动二:学生在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和了解了水体中的微小动植物种类、形态的基础上,实际操作显微镜,观察水体中微小动植物。
活动三:学生通过计算水中大肠杆菌数量,判断池塘水的水质。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要认识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而且要掌握平板菌落计数法、培养基配制等生物技术,同时在实验时要要突出生物实验的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性原则,并对实验结果——不同样品的细菌数量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活动四:介绍常用的灭菌方法,并开展不同处理方法去除水中细菌效果的探究实验,通过分别比较处理前后的菌落数,不同处理方法下菌落数变化,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消毒方法。同时分析得出最有效的去除水中杂菌的方法。
活动五:介绍常见的水生植物的自净作用,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水体中氮、磷的来源,并针对这一现象,讨论如何减少水中的氮和磷的含量。
活动六:在“设计小型净水箱”的任务指引下,学生亲历“设计净水环节→建立初步净水箱模型→根据材料工程学原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恰当的拼装方法制作净水箱模型→数据反馈及净水箱模型修正→再次应用净水箱→评价和汇报”的工程过程。同时教材提供设计图的绘制方法,自来水长的净水流程图等丰富的支架式学习材料。
(1)结合材料分析STEM教育的特征。(8分)
(2)分析材料中的具体活动是如何体现STEM教育内涵的。(12分)

正确答案
(1)①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通过设定一个真实情景,奶奶家的自来水管冻裂,为了奶奶的健康,所以想制作一个净水箱,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发现与解决。
②关注学科重要概念:在学生观察微小动植物种类、形态时,需要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和了解水体中微小动植物的种类、形态;进行大肠杆菌计数时,需要掌握平板菌落计数法、培养基配制等生物技术,以及生物实验的基本原则;同时制备培养基时需要掌握消毒方法。在每一个活动当中学生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才能进行探究活动,这些知识就是学科重要概念的组成部分。
③强调跨学科概念整合:活动一为去除水中杂质,主要涉及一些物理与化学学科知识;活动二为实际操作显微镜,观察水体中微小动植物,主要涉及生物学科相关知识。在不同的活动当中涉及到了不同学科的概念,是多学科整合的情境,并非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就能适应和解决的。
④聚焦科学与工程学实践:科学探究或者说科学实践是寻找问题答案的方式,而工程学则是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达成某些需求和愿望的解决方案。在活动三中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践。通过计算水中大肠杆菌数量,判断池塘水的水质,并对实验结果——不同样品的细菌数量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在活动六中学生进行“设计小型净水箱”的工程学实践,并且还需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依照教材提供设计图的绘制方法,自来水长的净水流程图等丰富的支架式学习材料,自主探究进行工程学实践。
(2)STEM教育是关于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的整合。内涵包含了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关注学科重要概念、强调跨学科概念整合、聚焦科学与工程学实践。
情境创设:首先通过设定一个真实情景——“奶奶家的自来水管冻裂了,只能打池塘水饮用,看着混浊的水担心奶奶的健康,所以想制作一个净水箱。”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发现与解决,进而能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应对这些问题。而STEM教育最初的提出即为培养学生应对变化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这一内涵。
背景知识:通过介绍水循环、分辨饮用水和非饮用水的方法等科学知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具体步骤,体现了聚焦科学与工程学实践这一内涵。
活动一:除杂过程中主要涉及沉降、活性炭吸附、过滤等物理与化学学科知识,体现了强调跨学科概念整合。
活动二:学生需要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和了解水体中的微小动植物种类、形态。这些属于学科中重要的知识,定义,原理,规则等,因此体现了关注学科重要概念。
活动三: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践。通过计算水中大肠杆菌数量,判断池塘水的水质,并对实验结果——不同样品的细菌数量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体现了聚焦科学与工程学实践。
活动四:通过开展不同处理方法去除水中细菌效果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消毒方法。同时分析得出最有效的去除水中杂菌的方法,体现了聚焦科学与工程学实践。
活动五:一方面运用科学探究能力自主查阅资料获取知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科学原理的应用对于社会环境问题的作用。
活动六:学生进行“设计小型净水箱”的工程学实践,并且还需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依照教材提供设计图的绘制方法,自来水长的净水流程图等丰富的支架式学习材料,自主探究进行工程学实践。在整个设计净水箱过程中脱离不了一些工程学和科学的一些知识,体现了聚焦科学与工程学实践。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④⑤ D ①③
查看
单选
图中为三种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关于这三种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体型看,甲与乙不同,甲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B 丙比甲乙更复杂,体现在丙的体表,出现了分节 C 这三种动物依次属于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D 从结构看,丙的消化器官比甲,乙复杂,表现在有口有肛门
查看
单选
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有细胞核②都有细胞壁③都含有染色体④都有环状DNA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
单选
下列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K
查看
单选
家兔卵巢中的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分裂 B 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DNA的复制 C 细胞分裂中都会进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D 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都还有性染色体
查看
单选
某植物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和氧气的吸收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0h后,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增强 B 0~12小时,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C 0~12小时,细胞中结合水含量增加 D 12~48小时,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总量不变
查看
单选
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表明,蚂蚁栖居有利于金合欢的生长 B 该实验表明,金合欢的幼苗存活率与生长高度有关 C 该实验表明,蚂蚁可以为金合欢提供营养 D 该实验表明,蚂蚁可以帮助金合欢传播种子
查看
单选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则所涉及的遗传定律以及母亲的基因型是( )。
A 基因分离定律XBXB B 基因分离定律XBXb C 自由组合定律XBXB D 自由组合定律XBXb
查看
单选
某种兰花有细长花矩,花矩顶端储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要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 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查看
单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鹰迁入了蝉,螳螂,黄雀所在森林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树森林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细菌分解鹰的尸体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生物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