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草履虫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现将100只草履虫移入150mL稻草培养液中进行常规培养,每天固定时间对其进行观察和计数,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图7所示。

(1)实验开始后的第4~7天,观察到较多________生殖的情况;在实验开始后的第9天以后,观察到较多________生殖的情况。(6分)
(2)该实验第1~12天,草履虫数量增长曲线称为________型曲线。本次实验中,该培养液中最多可容纳________只草履虫,草履虫受环境容纳量限制不能无限增殖的原因是________。(9分)

正确答案
(1)二裂接合
(2)S 1.2×105营养物质和空间有限
(1)草履虫的生殖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小核先进行有丝分裂,大核再进行无丝分裂,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虫体从中部横断,成为2个新个体。草履虫有性生殖主要的和普遍的方式是接合生殖,草履虫可视为雌雄同体,其接合生殖相当于雌雄同体多细胞动物的交配和异体受精。2个草履虫口沟对口沟粘合在一起,粘合处细胞膜溶解,两个虫体的细胞质相通,小核离开大核,分裂2次形成4个核,其中3个解体,剩下的1个小核又分裂成大小不等的2个核——雌核(较大核)和雄核(较小核),大核逐渐消失。然后两虫体互换其雄核,并与对方雌核融合,这一过程相当于受精作用。此后两虫体分开,接合核分裂3次成为8个核,4个变为大核,其余4核有3个解体,剩下1核分裂为2小核,再分裂为4小核,每个虫体也分裂2次,结果原接合的两亲本虫体各形成4个草履虫,新形成的8个草履虫都有一大核,一小核。草履虫接合生殖需2个必要条件:一是性成熟度,即草履虫诞生后需达到足够的分裂次数才能接合,二是营养状态,饱食或过度饥饿的虫体不能接合。因此,实验开始后的第4~7天,观察到较多的二裂生殖的情况;在实验开始后的第9天以后,成熟草履虫个体增多,且随着营养物质被消耗,饱食状态的草履虫个体减少,能观察到较多的接合生殖的情况。
(2)由题图可知,该实验第1~12天,草履虫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曲线。当达到K值时,草履虫的种群密度为800只/mL,该培养液中最多可容纳800×150=1.2×105只草履虫。由于营养物质生存空间有限,草履虫不能无限增殖。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④⑤ D ①③
查看
单选
图中为三种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关于这三种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体型看,甲与乙不同,甲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B 丙比甲乙更复杂,体现在丙的体表,出现了分节 C 这三种动物依次属于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D 从结构看,丙的消化器官比甲,乙复杂,表现在有口有肛门
查看
单选
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有细胞核②都有细胞壁③都含有染色体④都有环状DNA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
单选
下列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K
查看
单选
家兔卵巢中的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分裂 B 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DNA的复制 C 细胞分裂中都会进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D 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都还有性染色体
查看
单选
某植物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和氧气的吸收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0h后,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增强 B 0~12小时,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C 0~12小时,细胞中结合水含量增加 D 12~48小时,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总量不变
查看
单选
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表明,蚂蚁栖居有利于金合欢的生长 B 该实验表明,金合欢的幼苗存活率与生长高度有关 C 该实验表明,蚂蚁可以为金合欢提供营养 D 该实验表明,蚂蚁可以帮助金合欢传播种子
查看
单选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则所涉及的遗传定律以及母亲的基因型是( )。
A 基因分离定律XBXB B 基因分离定律XBXb C 自由组合定律XBXB D 自由组合定律XBXb
查看
单选
某种兰花有细长花矩,花矩顶端储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要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 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查看
单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鹰迁入了蝉,螳螂,黄雀所在森林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树森林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细菌分解鹰的尸体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生物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