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材料:
某教师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复习课的教学中,基于电子书包开展教学。该电子书包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包含电子书、视频、图片、练习等丰富学习资源,能实现在线实时交互的教学系统,具体流程如下: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电子书包用于生物学教学的优点。(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教学中使用电子书包应注意的问题。(10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电子书包用于生物学科教学,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形成了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有如下优点: ①电子书包整合了多种资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材料中,教师在教学时可呈现给学生习题、动画、游戏、思维导图等各类学习材料,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可以通过阅读电子书或观看微视频等进行自学。
②电子书包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材料中,教师在导入部分播放短片,以达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课堂练习时推送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③电子书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材料中,教师通过云平台向学生的终端推送练习题,通过学生的作答情况,教师可以快速获得最有价值的反馈,以便对后续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进行调整。
④电子书包使教学内容的展示更简捷。材料中,教师两次使用Flash思维导图填空,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呈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推动教学进程。
⑤电子书包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增强师生的交互。材料中,教师可切换到学生个人屏幕或小组屏幕,给予学生个性化的点评和指导。另外,教师通过分组功能,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各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可进行团队学习,组内可通过语音、文字等方式进行自由研讨。
(2)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电子书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事先的准备工作要充足。电子书包的使用涉及网络的使用以及各种动画、文字、视频的运用,因此在授课前,要保证网络良好以及备课充分,不耽误教学进度。材料中,教师全程都采用电子书包教学,因此需要一直用到网络,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保证自己及所有学生的网络、设备都能在课堂内正常运行。
②要重视语言直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已知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描述,加强学生的理解。
材料中,教师的活动主要是出示相关教学材料,学生的主要活动是自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一定的知识讲解与学习指导。
③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用电子书包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实验探究的能力。材料中,教师过于依赖媒体,在讲解尿液的形成过程时,应适当运用实物教学,让学生真正动手构建模型。
④电子书包的使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材料中,对于本课重点内容的教学,教师都是采用学生自学、教师点评的方式,但不同学生在学习基础与自学能力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在市场上若有人出售下列蜂蜜,从植物学知识来判断,一定为假冒产品的是( )。
A 枣花蜜 B 槐花蜜 C 柳花蜜 D 油菜花蜜
查看
单选
食用甘薯属于块根,含有的有机物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图1表示甘薯茎的切面模式图,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是通过图中某一部位从叶片上运输下来的,该部位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
单选
某同学喜欢吹笛子,当他吹气使笛子发出声音时,身体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
A 膈肌顶部逐渐下降 B 胸廓上下径逐渐缩小 C 肋骨逐渐向上和向外运动 D 肋骨问的肌肉和膈肌逐渐收缩
查看
单选
某人的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但其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能发生凝集反应,可判断此人的血型是( )。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示意图能表示两栖类动物心脏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具有稳定特征的菌落。固体培养基上的一个单菌落属于( )。
A 组织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
查看
单选
图2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查看
单选
图3为苹果酒的发酵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不断增长 B 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C 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D 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原因可能是发酵瓶漏气
查看
单选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B 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C 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D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查看
单选
人体缩手反射完成时,效应器上完成的信号转换为( )。
A 化学信号→电信号 B 电信号→化学信号 C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 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生物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