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中教师所做的实验属于演示实验。 选择演示实验的理由:
①材料中的“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为初中生物第一个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独立操作有些困难,故采用演示实验。
②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很规范地操作来完成的,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环节之一。所以,学生可以在教师演示过程中学习到正确的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③材料中的实验过程十分有序,是由“擦→滴→撕→展→盖→染→吸”七个步骤组成的。教师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有序地观察实验过程,掌握实验的关键点,收到明显的实验教学效果。
④材料中某些问题是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考的,采用演示实验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提出问题,也可以考查学生的观察、记忆、推理和判断能力。
(2)演示实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有:
①演示实验必须目的明确、能说明问题。任何一个演示对落实认识领域和情感领域的实验教学目标都有很大的作用,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所以不仅教师要明确演示目的,而且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目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观察与思考中,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达到实验目的,充分发挥演示教学的作用。
②演示实验必须现象明显、可见度高,让课堂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得清楚。因此,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就应该注意现象要显著,合理使用投影设备,采取多种方法使观察的主体突出,产生好的演示效果。
③演示实验时,教师操作要规范。教师在讲台上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学生的瞩目,特别是在实验演示的时候。教师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如果动作不规范,就会人为地降低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或者增加学生对演示实验理解的障碍。所以,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仔细操作,掌握好演示条件,熟悉仪器性能,做好演示前的测试工作。
④演示实验中,教师的指导要明确,也可以适时地采取分段演示的方法,确保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能够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能够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⑤演示实验应合理安排时间。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做演示实验,又要进行其他环节教学。因此,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实验所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