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式计算基坑降水深度,并判断还能采用哪些降水方式。
车站长200m,标准宽度18.5m,底板顶标高为-8m,区间隧道长1680m,采用盾构法施工。
车站为地下二层三跨岛式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为SMW 工法桩,内支撑为φ600mm钢管支撑,地面标高为8m,地下水位为5.3m,车站底板厚800mm,垫层厚100mm。
1.(1)16+0.8+0.1+0.5=17.4m;
(2)管井、辐射井。
2.分析基坑外喷射井点的布置形式。
2.车站长200m,标准宽度18.5m;200/18.5=10.8<20,属于面状,所以应设置环形或U 形。
降水井布设示意图

长宽比小于或等于20 为面状,大于20 且小于或等于50 时为条状,大于50 时为线状3.写出图3-1 中构件A 的名称;补充事件一中工序D、E 并分析项目部应采取的措施。
事件一: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围护结构施工:D→设置导向定位钢板→SMW 搅拌机定位→混合搅拌→插入工字钢→地铁车站施工完毕→E。施工过程中发现在填土和淤泥质土等软弱土中施工速度较慢,项目部采取相应措施。
3.(1)A:围檩;(2)D:开挖导沟;E:拔出工字钢(工字钢回收);
(3)适当提高水泥用量。
4.判断图3-1 中B、C 哪一端为活络头。

4.(1)B 端为活络头。
5.写出地铁车站基坑开挖的原则,分析基坑开挖顺序。(用图中区域1、区域2、区域3和箭头表示)

5.(1)开挖原则:分段分层、由上而下、先支撑后开挖。
(2)开挖顺序:区域1→区域2→区域3。
6.事件四中踢脚变形应采取哪些措施;判断踢脚变形造成损失能否索赔,说明理由。
事件四:基坑开挖距基底2m 处,局部突然出现“踢脚”变形,检查发现是由于出现不明软弱地层造成的,由此造成经济损失3 万元,工期延误3d。
6.(1)坡顶卸载,适当增加内支撑,被动土压区堆载或注浆加固等处理措施。
(2)可以索赔。理由:出现不明软弱地层造成经济损失3 万元、工期延误3d。这是建设单位的原因。所以可以索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