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工程项目,承包商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规定,在开工前编制了该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1-13所示。经项目业主确认后承包商按该计划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施工到第2个月时,业主要求增加一项工作D,工作D持续时间为4个月。工作D安排在工作A完成之后,工作I开始之前。
事件2:由于设计变更导致工作G停工2个月。
事件3:由于不可抗力的暴雨导致工作D拖延1个月。
上述事件发生后,为保证不延长总工期,承包商需通过压缩工作G的后续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分析,后续工作的费率是:工作H为2万元/月,工作I为2.5万元/月,工作J为3万元/月。
【问题】
1.该建设项目初始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工作有哪些计划工期是多少
2.绘制增加工作D后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计算此时的总工期。
3.工作G、D拖延对总工期的影响分别是多少说明理由。
4.根据上述情况,提出承包商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最优方案,并说明理由。
5.请简述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施工内容包含哪些

正确答案
1.该建设项目初始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工作是:A、B、G、I、J。计划工期=3+3+3+5+3=17个月。
2.增加工作D后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1-14所示。

此时的总工期=3+3+3+5+3=17个月。
3.工作G、D拖延对总工期的影响:
(1)工作G的拖延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理由:工作G位于关键线路上,总时差为0,它的拖延将影响总工期。
(2)工作D的拖延对总工期没有影响。理由:工作D不在关键线路上,且工作D的总时差为2个月大于拖延工期1个月,因此D工作的拖延对总工期没有影响。
4.承包商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最优方案:压缩I工作和J工作的持续时间各1个月。
理由:调整的方案包括三种,第一种方案是压缩J工作的持续时间2个月,其增加的费用为3×2=6万元;第二种方案是各压缩I工作和J工作的持续时间各1个月,其增加的费用为2.5×1+3×1=5.5万元;第三种方案是压缩I工作的持续时间2个月,同时压缩H工作的持续时间1个月,其增加的费用为2.5×2+2×1=7万元。由于第二种方案增加的费用最低,因此,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最优方案是各压缩I工作和J工作的持续时间各1个月。
5.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施工内容: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资源供应。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含碳量为0.5%的碳素钢属于( )。
A 低碳钢 B 中碳钢 C 高碳钢 D 合金钢
查看
单选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可分为( )个等级。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查看
单选
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脚手架中,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的是( )。
A 立杆 B 水平杆 C 竖向剪刀撑 D 水平剪刀撑
查看
单选
某跨度8m的混凝土楼板,设计强度等级C30,模板采用快拆支架体系,支架立杆间距2m,拆模时混凝土的最低强度是()MPa。
A 15 B 22.5 C 25.5 D 30
查看
单选
下列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
A 搭设高度6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B 搭设高度48m的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C 提升高度120m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D 架体高度18m的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查看
单选
某抗震设防的建筑按丁类设防,则其属于()。
A 特殊设防类 B 重点设防类 C 标准设防类 D 适度设防类
查看
单选
在室内增加封闭阳台属于()。
A 增加了面荷载 B 增加了集中荷载 C 增加了线荷载 D 减小了集中荷载
查看
单选
民用建筑构造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屋面采用结构找坡时,坡度不应小于2% B 地下室不应布置居室 C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D 自然排放的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m
查看
单选
预制混凝土墙板存放与吊装做法,正确的是( )。
A 存放时,水平叠放 B 运输时,水平叠放 C 存放时,插放或靠放 D 靠放时,饰面朝内
查看
单选
有框玻璃板隔墙的工艺顺序是( )。
A 嵌缝打胶—墙位放线—安装框架—安装玻璃 B 墙位放线—安装玻璃—嵌缝打胶—安装框架 C 墙位放线—安装框架—安装玻璃—嵌缝打胶 D 墙位放线—嵌缝打胶—安装框架—安装玻璃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