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定材料”反映出我国教育目前出现了哪些问题?(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答案提示】
1.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乡村教师工作条件艰苦;
2.教育地域发展不平衡,很多学生异地读书,与父母长期分离;
3.学龄前教育小学化;
4.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和亲情缺失;
5.学校基建工程及后勤保障方面存在腐败;
6.存在家长暴力对待孩子现象。
(二)“给定材料”中介绍了留守儿童的一些情况,请提出能够解决或缓解存在问题的合理对策。(30分)
要求:对策合理、有针对性、条理清晰、表述清楚,不超过350字。
【答案提示】
针对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对策:
政府方面:制定合理计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陪护与照看;合理引进项目,扩大本地用工岗位需求,留住家长;完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加强亲情在青少年成长中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外出家长适时返乡陪伴孩子。
社会方面:基层组织设立如“留守儿童之家”之类的公益志愿组织,照顾留守儿童特别是独居儿童的日常生活;针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家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定期组织孩子与家长见面。
学校方面:设立心理咨询室,为留守儿童学生做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常对待学习生活。
家长方面:有条件的,回乡工作或是把孩子带在身边;重视与孩子的亲情沟通,而不仅仅用物质补偿。
另外,还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群体的亲情教育,让他们懂得家长的苦心,从而令其改掉不合适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三)教育问题是基本问题,而其内涵又是多样的。请结合对“给定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参考“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2)立意明确,有真情实感;
(3)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4)1200字左右。
【参考范文】
缓解教育问题之我见
教育问题,可以说既是个复杂问题,也是个简单问题。
复杂在哪儿?孩子还在学龄前的时候,父母为让不让他们超前学习而头疼;初高中的时候,因为孩子异地上学,家长不辞劳苦往返奔波;要高考了,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为孩子服务。前段时间保安父亲“打死”女儿一波未平,南京这边养母打养子一波又起。这个电视台用爸爸们怎么带孩子吸引了视线,那个电视台把留守儿童的境遇实打实地播出来赚足了眼泪。城市教育、乡村教育、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亲情教育……好像哪里都存在着问题。
那么简单在哪儿?说到底,解决教育问题,只要抓住五个主体——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学生。
政府应从顶层给予支持和指导。合理分配教育资源,适度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协调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其实大到国家的教育规划,小到一个区的教育委员会领导者的教育理念,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影响教育的发展和走向。比如阆中市,正是教育局局长正确合理的教育理念,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基础环境的切实完善、人才的引进和保留、规章制度的严格落实,才促成了当地乡村教育的“妙不可言”。而反过来,为什么幼儿教育那么让家长头疼,也是因为缺少适当且能够落实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引导。
社会应当担负起公益服务职能。比如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可以成立一些民间自发的公益团体或组织。怎样能够更好地安慰孩子们的心灵,缓解他们的孤独感,更好地扮演沟通他们和在外父母之间的桥梁角色,这都是可以思考并能切实落实的问题。说到底,留守的孩子们最渴望的还是“陪伴”,最怕的还是“孤独”。
学校当然是责任最重的。往大了说,整体的办学思路和理念是否合理得当,教学难度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进度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顺应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些都是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应当认真考虑的。往具体了说,教师能否不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从他们的学习状态入手,察觉学生的精神状态并做出适当的开导?能否更多地把教育对人格上的感化展示给学生,而不是生硬的应试、唯分数论?
家长责无旁贷。不要想着孩子反正有学校管,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教育,真正的目的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血有肉、懂事明理、会思考有能力的“人”,而不是高级机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教育更多是在技术层面,是外在的,而家长的言传身教、亲情滋养,才是孩子能够从内心充实起来的关键。而在这一层面上,仅仅是物质的堆砌或是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都是没有用的,还可能适得其反。
对于学生来说,简而言之就是要守好本分。在学校,是学生,要守学生的本分,最基本的就是认真学习;在家里,是孩子,要守孩子的本分,可以有自己的主见,但是父母长辈的教诲要认真听,原则性的错误不能犯。只有受教育者自身做好了,其他方面采取的正确措施才能真正体现出效果。
其实缓解教育问题就是这么简单,相信只要各个主体多管齐下,教育问题也就能有实质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