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并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性别歧视、就业率掺假、学生迫于压力自杀等事件屡屡出现。因此,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全局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
2.
(1)高校的因素。高校课程设计与专业设计远远落后于市场所需知识,并且,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是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外,高校就业指导停留在浅层次,不能满足就业的要求。
(2)用人单位的因素。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于看重毕业生的经验,这样使得很多高校应届毕业生被拒之门外,这无疑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3)毕业生的因素。高校学生花在专业学习上的时间减少,学习质量难以保证;巨额的学费压得贫困生喘不过气来,贫困生只好通过各种方式来赚钱,花在勤工俭学上的时间在增多。不正确的就业观念也是导致就业难的因素之一。大学生对就业单位期望值过高,都想到大城市就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3.
(1)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政策的落实,目前我国仍然有部分城市还在限制非当地生源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因此,必须进一步打破限制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解决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的户口、工资等问题。
(2)进一步打通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渠道,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并且制定相应的用人制度,使学生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3)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提供税费优惠和小额贷款,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
(4)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5)改革现行的就业率统计方法,加强对就业率统计的监督力度。
(6)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必须尊重市场规律,与时俱进地修改或改变现在的高教评估标准,力求使考核更加立体化、科学化、人性化。
4.
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产业结构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说起原因,人们都能林林总总地说上几条,如所学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节,有的大学生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去基层、去边远地区就业等等。这些都对。但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往往被社会忽视,那就是中国目前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势(海外订单加工占了很大比重)及中国的产业结构状况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它们互为因果,互为表里。从这一角度入手,可以推导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逻辑紧密的三个问题。
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一些重要产业目前仍停留在资本与劳动双密集阶段——“世界加工厂”的辛酸比喻与此关系极大——问题就出来了,既是“加工厂”大批存在的业态,其消纳的劳动力肯定是大批蓝领工人(包含一部分技术工人、技术专家,但只是一部分),对大学生需求有限,因此,在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工作中其作用必然是有限的。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前景尚不明朗的大背景下,企业来自海外尤其是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锐减,对普通蓝领工人的需求已经大减,更何况是大学毕业生了。
二是,即便处在这样的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处于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对掌握高技术的尖端人才与普通劳动力需求很大,呈典型的“哑铃型”——前几年以及现在各高校仍在大量扩招。于是,供求关系随之失衡并走向瓦解,有限的需求在近乎无限的供给面前更显得捉襟见肘。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尚未完成、第三产业尚未蓬勃发展、第二产业尚未做强的情况下,那么多的大学生,就业如果不难倒成了一件怪事。
三是,还是从产业结构角度出发(这不也是考量就业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么),由于我们并没有进入“白领经济”时代,也不是世界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只是雷同的、水平不高的加工制造基地,庞大的大学教育究竟是不是目前我们所急需的因为大学教育本来就不是为培养蓝领工人而存在的。
也许,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更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与中国因产业结构特点而产生的市场需求相暗合。反观德国、瑞士,其制造业之所以闻名于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其有庞大的技工队伍及因之形成的技工教育制度与技工文化。当然,大学教育是有别于技工教育的,且光环更为耀眼,社会趋之若骛,于是,我们过早地产生了太多的大学生(有的还因为扩招而使教育质量缩水),不幸的是,他们产生于产业结构尚未完成调整、升级之际。
于是他们中的部分人超前于市场需求了,为了成就国人们的大学梦而沦为“剩男、剩女”了。但我坚信,终归有一天他们会重新被社会认可和渴求,那就是中国真正以制造业强国而非加工业大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