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我国房屋租赁市场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觋如下:
一是“居者有其屋”等传统思想和置业习惯影响了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也导致了相关部门对房屋租赁市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是在房屋租赁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不便民,效率低,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的问题。
三是相关政策制定不到位,市场供应体制不健全,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四是租赁主体法制意识差,地下交易多,逃税现象严重。
五是市场信用度不高,房屋租赁中介市场不规范,服务产品层次低,租赁双方缺乏安全感。
2、两种观点仅从税收收入和房价是否急速下跌来评价房地产税的成效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一方面,住房保有环节上的税是按年征收,急于判断征税多少有失客观性,而且房产税改革最重要的任务并非筹集收入,而是调节经济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在短期内房价并不会因局部试点应声而落。其本质作用在于减少房地产泡沫,防止房价的频繁波动,维持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
通过上海、重庆两市的试点,房产税改革虽已取得一定的实际调节效果,但还需审慎对待.政府不仅要做好房产税改革必要的信息披露工作,稳定民心;还需提高房产税实施细则的针对性,明确计税方式和计征起点,加强执行力度,这样,房产税改革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3、从根本上解决保障房市场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和民众的承受能力.实现我国居民“住有所居”。
首先,进一步加强监管,确保保障房质量安全。明确各方在保障房建设中的责任,充分利用公众和媒体等多方力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其次,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来源。在保证政府投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吸引社会各方参与保障房建设。
再次,出台《基本住房保障条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水平、资金来源、管理机构以及违法惩处等方面加以规范,初步实现住房保障的有法可依。
最后,明确保障房的分配程序、办法和退出机制,做到透明、公开、公正和公平。要建立和完善居民收入核查制度、互联互通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及时监测被保障对象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并对申请信息不真实、转租、转让、空置等行为给予一定的惩处,着力促进各类保障方式互通互换、进退有序。
4、坚持房产调控不动摇 向住有所居目标迈进
房价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因为房价的虚高已经让老百姓难以接受。因“土地财政”驱使而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业,已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运行的质量。同时,因发展房地产业而产生的土地强征.“大拆大建”,已影响到群众的利益,引起了社会的不安。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策。
在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后,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势头虽有遏制,但房价仍然居高不下。国务院要求各地公布2012年的调控目标,仍是“涨声”一片,甚至有49个城市调控目标难产。整个市场仍然处于不确定的观望期.稍有松懈,便可能前功尽弃。为此,当前更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
坚持房地产调控.有利于切实改善民生。一方面,通过抑制投机需求,使过快上涨的房价合理回归,将使更多的普通居民提高住房消费的支付能力,改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土地供给和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供给,将有利于普通居民的住房消费。尤其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实现“住有所居”,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坚持房地产调控。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前些年,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扩张偏快,负债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的审慎程度不断下降,而且部分主营业务非房地产的企业也纷纷进军房地产领域,行业良莠不齐的现象突出。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取向,客观上有助于加速房地产行业的整合和规范。在资金回笼缓慢、偿债压力大的情况下,一部分专业资质不高、经营不够审慎、不注重产品质量的企业将会被更有实力的企业兼并或者收购,有竞争实力的企业会得到发展,最终将形成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企业与更加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的中小企业并存的局面。
房地产调控任重道远,而当前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抓好各项工作,不断巩固调控效果。在需求方面.继续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支持以自住型为主的需求,强化住房的居住属性.继续坚决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在供给方面,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投放。增加政府投入,加大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更好地发挥保障性住房建设惠民生、稳房价、扩内需、促发展的多重作用。通过调控改善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进一步促使房价调整到合理水平。
贾谊曾说:“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如今,中央政府同样应以民众的根本利益为重,不断完善和深化调控政策,强化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现实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房价合理回归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机结合,圆广大民众的安居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