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材料1
2021年10 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决议稿提请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
会议强调,在党的长期奋斗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我国国际地位日益巩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9日)

材料2
习近平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在新的征程上,不仅要让群众生活得好,更要彰显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国之大者”的体现,也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不断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务实奋进、久久为功,才能确保全体人民朝着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人民情怀的具体体现。
摘编自人民网(2021年8月19日)
(1)如何理解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征程上,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正确答案
(1)进人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这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的高度概括。“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集中体现在进入新时代以来,构筑起以“党的领导制度"为“根本领导制度”的制度体系,并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集中体现在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两大奇迹的集中体现就是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这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集中体现在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党全国人民都不断强化了对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2)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总量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发展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仍然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人民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着力把我国发展的总量做大、质量做好,为共享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文化基础。同时,要根据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原则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快形成合理的收人分配格局,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互促共进。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南水北调是跨流
A 人类的实践活动能够改变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 人类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C 摆脱必然性的制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D 自然规律要依靠人的活动才能发挥作用
查看
单选
2021年7月28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73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石智勇以抓举166公斤、挺举198公斤、总成绩364公斤夺得冠军。在之前的亚洲举重锦标赛中石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C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绝对否定 D 已经确定的真理可以被推翻
查看
单选
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
A 社会需求和生产之间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衡 D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查看
单选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某汽车垄断企业在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1000辆汽车。在这一生产周期内,该企业购买制造设备支出了200万元,垫付在流动资本上的预付资本为100万元
A 350万元 B 450万元 C 550万元 D 650万元
查看
单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
A 脱贫攻坚 B 城乡协调发展 C 防范金融风险 D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查看
单选
2021年2月9日,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要共同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为今
A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C 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D 构建和谐世界的根本保证
查看
单选
2021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区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祖国统一 D 各民族共同繁荣
查看
单选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
A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B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 D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查看
单选
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
A 标志着台湾被日本割占 B 标志着天津被开放为商埠 C 使中国西南地区逐步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D 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查看
单选
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 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他并且指出,社
A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B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C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D 中国的先进分子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查看
刷题小程序
考研政治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