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材料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100年来,闪耀着真理光芒、彰显着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指引我们走好了过往的奋斗路,也必将继续指引我们走好前方的奋进路。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100年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不断解答中国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
摘编自光明网(2021年7月14日)

材料2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面对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一些地方搞开发上项目的热情开始膨胀起来,想要追求“开门红”。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经过党中央批准的。在“十四五”开局的时候,组织这次督察,把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作为督察重点之一,针对性非常之强。无独有偶,5年前,“十三五”起步。在那之前的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滑落至7%以下。长江沿线一些省市摩拳擦掌,准备“十三五”快马加鞭上项目。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振聋发聩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好像是泼了一盆冷水。”这次座谈会及时给沿江省市的发展冲动降了温,对经济发展是一种方向性的扭转。5年,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主持召开了3次座谈会,就是要夯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条路。实践证明,共抓大保护不但没有影响沿江省市发展速度,还有力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五年看头年,起步很关键。“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盲目上马的“两高”项目一旦落地,不但对眼下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更对未来二氧化碳减排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形成严峻挑战。开好局、起好步。各地要警钟长鸣,彻底刹住破坏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发展的风气,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的幸福生活。
摘编自新华网(2021年4月29日)
(1)从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的角度,谈谈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行”。(6分)
(2)运用真理的有关原理,分析“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的幸福生活"。(4分)

正确答案
(1)认识是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认识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它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再认识” 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2)真理与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破坏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重发展、轻保护”的观念,都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紧迫性缺乏认识的表现。所谓真理,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与谬误具有明确的界限,但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南水北调是跨流
A 人类的实践活动能够改变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 人类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C 摆脱必然性的制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D 自然规律要依靠人的活动才能发挥作用
查看
单选
2021年7月28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73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石智勇以抓举166公斤、挺举198公斤、总成绩364公斤夺得冠军。在之前的亚洲举重锦标赛中石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C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绝对否定 D 已经确定的真理可以被推翻
查看
单选
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
A 社会需求和生产之间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衡 D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查看
单选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某汽车垄断企业在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1000辆汽车。在这一生产周期内,该企业购买制造设备支出了200万元,垫付在流动资本上的预付资本为100万元
A 350万元 B 450万元 C 550万元 D 650万元
查看
单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
A 脱贫攻坚 B 城乡协调发展 C 防范金融风险 D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查看
单选
2021年2月9日,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要共同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为今
A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C 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D 构建和谐世界的根本保证
查看
单选
2021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区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祖国统一 D 各民族共同繁荣
查看
单选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
A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B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 D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查看
单选
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
A 标志着台湾被日本割占 B 标志着天津被开放为商埠 C 使中国西南地区逐步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D 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查看
单选
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指出,“一个社会主义者, 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他并且指出,社
A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B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C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D 中国的先进分子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查看
刷题小程序
考研政治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