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设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每年需要A零件50000个,如果外购,其单位价格为30元,该企业还有剩余生产能力并无其他用途,可供制造这种零件。其预计的制造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15元
直接人工5元
制造费用
变动性制造费用5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15元
合计40元
要求:(1)对零件自制或外购进行决策分析。
(2)设自制A零件,每年还需为此而增加专属固定成本90000元。在这种情况下,A零件宜自制还是外购?
(3)假设该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不仅可用于自制A零件50000个,而且也可以用于生产丙产品4000件,每件可获利75元。这二者是相互排斥的。在这种情况下,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

正确答案
解:(1)

上述计算分析表明,A零件自制差别成本比外购差别成本少250000元,故以自制为宜。
(2)可先确定追加专属固定成本后零件自制与外购的分界点产量:

以上计算说明,当零件需要量在18000个以上时,自制成本低于外购价,零件A应以自制为宜;若零件需要量在18000个以下,零件自制成本高于外购成本,应以外购为宜。根据所提供的资料,该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50000个,以采用自制方案为宜。
(3)根据提供的资料,可见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自制A零件,就不能用于生产丙产品。如果我们选择了自制A零件,就必须放弃生产丙产品的机会,所以生产丙产品可获得的300000元(4000×75)的利润,就成为自制A零件的机会成本,在决策时,应加以考虑。据此,A零件自制与外购差别成本的计算如下:

上述计算表明,如果考虑了机会成本,A零件外购比自制节约成本50000元,以选择外购为宜,而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生产丙产品。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在剩余生产能力无他用时,企业应接受特殊订货的条件是( )
A 特殊订货价格大于产品成本 B 特殊订货价格大于产品变动成本 C 特殊订货价格大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D 特殊订货价格小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查看
单选
本量利分析法的核心部分是确定( )
A 盈亏平衡点 B 安全边际 C 单位边际贡献 D 边际贡献总额
查看
单选
按()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A 经济用途 B 成本性态 C 可追踪性 D 可控性
查看
单选
某公司2010年目标利润为40万元,预计该年固定成本为23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21元,预计销售量为20000台,则公司应将产品价格定为( )
A 21元 B 31.5元 C 52.5元 D 10.5元
查看
单选
某厂制造产品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件,外购价为20元/件。若自制,则发生的单位成本有直接材料8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性制造费用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7元,则零件自
A 17000元 B 18000元 C 20000元 D 25000元
查看
单选
投资报酬率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 )
A 不反映盈利能力 B 不具有可比性 C 缺乏全局观念 D 引起短期行为
查看
单选
在完全成本法下,损益表上的成本分为销售成本和( )
A 变动成本 B 固定成本 C 营业费用 D 管理费用
查看
单选
在管理会计中,提高其可理解性的有效途径是( )
A 管理会计师应与信息的使用者加强沟通和协商 B 管理会计师尽可能使用简单的会计数据 C 公司管理层提高其会计能力 D 管理会计师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编制信息
查看
单选
卖方和买方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这种情况是在( )
A 完全竞争市场 B 垄断性竞争市场 C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 D 纯粹垄断市场
查看
单选
编制弹性预算首先应当考虑及确定的因素是()
A 业务量 B 变动成本 C 固定成本 D 计量单位
查看
刷题小程序
管理会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