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诚是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信是一种言行一致、坚守诺言的品格。诚实就是真实无欺,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讲信誉,守信用。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道德责任、人格力量,更是一种安身之本、为人之道、成事之基,关系到一生的前途和发展。只有增强诚信意识,坚持诚信做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最终获得成功。一个不讲诚信的人,短期内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不可能持久。“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于人,就不能立身处世,只能自食恶果,甚至身败名裂,这已经为历史和现实中的无数事实所证明。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竞争经济,也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保证契约双方忠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既要靠法律手段,也要靠道德力量。以诚信的道德力量来维护市场秩序,既能节省成本,也符合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市场经济越发达,经济生活中对人们诚实意识的要求就越高。如果在市场交易中出现了不诚信的情况,正常的交易活动就无法进行了。所以,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需要重视推进社会诚信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消除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的社会公害,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和沟通的道德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人与人之间只有诚信交往,才能进行真正平等、公正的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内耗和摩擦,大大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一个社会如果缺乏诚信,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信任、信用和信誉,交往就无法进行,和谐社会的正常秩序就无法建立起来。因此,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增强诚信意识,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