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公司承建一项路桥结合三级公路工程。桥台设计为重力式 U 型结构,基础采用扩大基础。持力 层位于砂质黏土层,地层中有少量潜水;台后路基平均填土高度大于 5m。场地地质自上而下分别为腐 殖土层、粉质黏土层、砂质黏土层、砂卵石层等。桥台及台后路基立面和路基典型横断面及路基压实 度分区如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扩大基础的施工工序主要包括:①基坑开挖;②基底处理;③定位放样;④基坑排水;
⑤基础结构物的砌筑。
事件二:桥台扩大基础开挖施工过程中,基坑坑壁有少量潜水出露,项目部按施工方案要求,采取分层开挖和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顺利完成了基坑开挖施工。
事件三:扩大基础混凝土结构施工前,项目部在基坑工程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邀请监理等单位进行实地验槽并对基底进行检验,主要内容包括:基底的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施工记录及有关试验资料等。
事件四:路基填筑采用合格的填料,项目部严格按规范规定的压实度对路基填土进行分区如下:
①路床顶面以下 80cm 范围内为Ⅰ区;②路床顶面以下 80cm~150cm 范围内为Ⅱ区;③路床顶面以下大于 150cm 为Ⅲ区。
【问题】
1.写出图 4-1 中构件 A 的名称及其主要作用。
2.写出事件一中扩大基础的正确排序(用“①→②→……”表示)。
3 指出事件二中基坑排水最适合的方法,说明理由。
4.事件三中,补全基底检验内容。
5.写出图中各压实度分区的压实度值(重型击实)。

正确答案
1.构件 A:桥头搭板;
主要作用:为了防止桥头工后因不均匀沉降出现错台现象引起的桥头跳车病害。
2.扩大基础的施工工序:③→①→④→②→⑤。
3.最适合的排水方法是集水坑排水法。
理由:除严重流沙外,一般集水坑排水均可适用。本工程基坑有少量潜水出露,所以采用集水坑排水方法适合。
4.基底检验内容还应包括:基底的平面位置、尺寸和基底高程;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
5.三级公路压实度Ⅰ区≥94%,Ⅱ区≥93%,Ⅲ区≥90%。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采用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土底基层中,①备料摊铺土②准备下承层③洒水、闷料④整平和轻压⑤加水并湿拌⑥摆放和摊铺水泥⑦施工放样⑧整形、碾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②⑦①⑤③④⑥⑧ B ②⑦①③⑥④⑤⑧ C ②⑦⑥③④①⑤⑧ D ②⑦①③④⑥⑤⑧
查看
单选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人工拌合时,已整平材料含水率过小时,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下列不符合规定的是( )。
A 采用高效率的路拌机械时,闷料时宜一次将水洒够 B 细粒材料应经一夜闷料 C 对综合稳定材料,应先将石灰和土拌合后一起闷料 D 采用普通路拌机械时,闷料时所洒水量宜较最佳含水率提高 2~3 个百分点
查看
单选
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称之为( )。
A 桥梁建筑高度 B 桥梁高度 C 桥下净空高度 D 桥梁通航高度
查看
单选
顺序作业法(又称依次作业法)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 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 B 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C 专业化作业队能够连续作业 D 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查看
单选
投标报价的组成中,属于企业管理费的是( )。
A 工伤保险费 B 夜间施工增加费 C 职工取暖补贴 D 施工辅助费
查看
单选
关于软土地基垫层施工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A 砂砾、碎石垫层宜采用级配好的中、粗砂,砂砾或碎石 B 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坡脚1 ~1.5m ,两侧宜用片石护砌或采用其他方式防护 C 垫层填料含泥量应不大于5%,最大粒径宜小于50mm D 垫层应水平铺筑,当地面有起伏坡度时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宜为0.5~ 1.0m
查看
单选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的摊铺方法为( )。
A 走线法 B 贝克曼法 C 平衡梁法 D 路拌法
查看
单选
土方路基工程施工中用适宜材料,必须采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适用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 )和最佳含水量。
A 天然密度 B 平均密度 C 毛体积密度 D 最大干密度
查看
单选
热拌沥青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当中不包括( )阶段。
A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B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C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D 施工参数确定阶段
查看
单选
关于预制梁场布设错误的是( )。
A 结合梁板的尺寸、数量、架设要求以及运输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选址 B 禁止设在主线征地范围内 C 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地质灾害 D 场地建设前施工单位应将梁场布置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