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独塔双索型斜拉桥,主桥为 246m+126m,设计车速 120km/h,桥面宽 26.5m,采用方尖碑式索塔,塔尖为四棱锥形,索鞍区塔身为 7.4m(顺桥向)×6.4m(横桥向),向下渐变为 7.8m×8m,空心断面。桥面以上塔高 124m,中塔柱壁厚为 1.2m,下塔柱壁厚 1.5m。
编制索塔施工方案时,施工单位根据本桥索塔特点,对滑模和爬模两种施工方法进行了比选,最终适合本桥特点的施工方案,索塔施工示意图如图所示。
施工单位还按照以下要求对索塔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进行了论证:
(1)工程施工前,索塔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由施工单位的 A 组织编制,B 审核,C 审批。
(2)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方案审核合格后,D 签字审批。
(3)论证专家组对方案审查后,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
施工单位对索塔和上部结构施工进监测和控制。塔柱施工时设置劲性骨架。
索塔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提出几条技术要点:
(1)塔柱和塔座之间混凝土的间隔时间,间歇期不宜大于 7d。
(2)索塔与主梁不宜同时交叉施工。
(3)横梁分次浇筑时,分次浇筑的时间间隔宜不少于 15d。
(4)塔柱和横梁可同步施工或异步施工,但异步施工时塔柱与横梁之间浇筑混凝土的间隔时间应不超过 15d。
(5)钢锚梁的起吊安装宜选择在 6 级风以下且气候条件较好的条件下进行。

【问题】
1.滑模和爬模两种施工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适合本桥索塔施工?简要说明理由。
2.写出安全专项方案论证中 A、B、C、D 分别对应的相关人员或部门。
3.针对索塔施工应配置哪些主要大型机械设备?
4.对索塔和上部结构分别做哪些监测和控制。
5.分别说明劲性骨架和钢锚梁的作用。
6.逐条判断技术要点的正误,错误的请改正。

正确答案
1.爬模施工方法更适合。理由:因为与滑模相比,爬模适合于倾斜度较大,预留孔道多及预埋件多的索塔施工,且兼有翻模和滑模的优势,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可靠,修补方便。
2.A 项目技术负责人;B 施工单位技术管理部门;C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D 总监理工程师。
3.起重设备、施工电梯和安全通道,混凝土浇筑设备、供水设备及混凝土养护设备。
4.(1)索塔:平面位置、倾斜度、应力和线形。
(2)上部结构:高程、索力、索塔偏位。
5.(1)劲性骨架应能起到保证钢筋架立、模板安装和拉索预埋导管空间定位精度的作用;劲性骨架宜采用型钢制作。
(2)钢锚梁承担拉索的水平拉应力。
6.(1)错误,改正:塔柱和塔座之间混凝土的间隔时间,间歇期不宜大于 15d。
(2)正确。
(3)正确。
(4)错误,改正:塔柱和横梁可同步施工或异步施工,但异步施工时塔柱与横梁之间浇筑混凝土的间隔时间应不超过 30d。
(5)正确。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软土地区路堤施工期间,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24h应不大于( )。
A 5mm B 5~10mm C 10mm D 10~15mm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项目施工顺序说法错误的是( )。
A 先地下、后地上 B 先浅、后深 C 先主体、后附属 D 先结构、后装饰
查看
单选
关于交通标线施工技术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式试划前应在试验路段进行试划,试划路段长度不宜短于 100m B 宜在白天施工,气温低于材料规定温度应暂停施工 C 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确定突起路标位置 D 突起路标底部应清洁干燥,并涂加胶粘剂
查看
单选
( )不属于隧道的附属构造物。
A 通风设施 B 照明设施 C 安全设施 D 洞门构造物
查看
单选
路面沥青稳定类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应采用( )设计方法。
A 马歇尔试验 B 针入度试验 C 延度试验 D 软化点试验
查看
单选
加筋挡土墙施工中,靠近墙面板 1m 范围内的路基压实应采用( )。
A 羊足碾压实 B 小型机具夯实或人工夯实 C 中型钢轮压路机压实 D 强夯夯实
查看
单选
( )适用于破损较严重路面(如出现大面积坑槽)的维修翻新和旧路升级改造的施工,修复后形成与新建道路性能完全相同的全新路面。
A 重铺再生法 B 现场冷再生 C 整形再生法 D 复拌再生法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施工测量复核、交底说法,错误的是( )。
A 贯通测量及控制网测量不得少于两遍,并进行换手测量 B 所有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换手复核测量 C 施工定位复核测量时,必须采用控制网相同的导线边 D 现场测量数据处理计算资料必须换人复核
查看
单选
若施工单位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者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的,造成工程质量一般事故的,则应( )。
A 处所涉及单位工程合同价款 2%的罚款 B 处所涉及单位工程合同价款 2%以上 3%以下的罚款 C 处所涉及单位工程合同价款 3%以上 4%以下的罚款 D 处 10 万元以上 15 万元以下的罚款
查看
单选
井点降水法在( )中不宜使用。
A 有承压水的土质基坑 B 坑壁不易稳定的土质基坑 C 地下水位较高、挖基较深的基坑 D 无砂的黏质土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