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单位承接三级公路水泥路面工程,全长 3.5Km,双向四车道,面层宽 15m,基层宽 15.5m,底基层宽 16m,路面结构如图 1 所示,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填石碎石底基层施工前,通过试验确定填隙碎石松铺系数为 1.20,材料装车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每个断面备两车料(左右幅各一车),分层进行施工,项目部配备装载机、自卸汽车、压路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
事件二:水泥稳定煤矸石基层施工前,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规定,并应检测(A)。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做水泥稳定煤矸石基层的组成设计时参考以下流程:①原材料检验;②生产配合比设计;③确定稳定材料;④当地材料特点;⑤目标配合比设计;⑥确定技术标准;⑦施工参数确定,并且确定了水泥剂量、(B)、(C)等施工参数。
事件四: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施工,施工前,项目部技术人员编写了详细的施工方案,拟报上级部门审批。其中部分技术要求如下:
①水泥混凝土搅拌楼的配备,应优先选配间歇式搅拌楼,也可使用连续搅拌楼。
②水泥混凝土搅拌时,外加剂应以稀释溶液加入,其稀释用水和原液中的水量,不得从拌合加水量中扣除。
③滑模摊铺机起步时,应先开启振捣棒,在 2~3min 内调整振捣到适宜频率,使进入挤压板前缘拌合物振捣密实,无大气泡冒出破灭,方可开动滑模机平稳推进摊铺。
④抗滑纹理做毕,应立即开始保湿养护,并立即连接摊铺相邻车道面板。
问题:
1.施工单位配备的自卸汽车每车装运 5m3填隙碎石集料,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保留两位小数)
2.补充事件一中,项目部所缺少的主要施工机械。
3.写出事件二中 A 的名称,并写出 A 的单位以及规范规定的标准测试方法。
4.对事件三中水泥稳定煤矸石基层的流程进行排序,并写出 B、C 的内容。
5.逐条判断事件四中的技术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改正错误之处。

正确答案
1.5/(8x0.1x1.2)=5.21m。

2.平地机、洒水车、石屑洒布车。

3.A-弯沉值;单位:0.01mm;标准测试方法:贝克曼梁法。

4.⑥④③①⑤②⑦;B-确定合理含水率;C-确定最大干密度

5.①正确
②不正确。外加剂稀释用水和原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和加水量中扣除。
③正确。
④不正确。抗滑纹理完成后,应养护不少于 5 天,且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以后,才可以连接摊铺相邻车道面板。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填石路基采用强力夯实施工时,填补夯实的填料应选用( )。
A 碎石土 B 砂性土 C 软质石料 D 与路基同类型石质填料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渗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或有固定含水层时,可采用渗水隧洞、渗井 B 渗井宜用于地下含水层较多,但路基水量不大,且渗沟难以布置的地段 C 渗井顶部四周应用黏土填筑围护,并应加盖封闭 D 井壁与填充料之间不需设反滤层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渗井施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渗井应边开挖边支撑 B 填充料应在开挖完成后及时回填 C 井壁与填充料之间应设反滤层,填充料与反滤层应分层同步施工 D 渗井顶部四周应采用碎石填筑围护,并应加盖封闭
查看
单选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 )增长情况而定,一般不宜小于 80%。
A 抗压强度 B 抗弯拉强度 C 破坏强度 D 抗剪强度
查看
单选
下列粒料类基层中,属于嵌锁型的是( )。
A 填隙碎石 B 级配碎石 C 级配砾石 D 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
查看
单选
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 550,该围岩属于( )级。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查看
单选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的是( )
A 上封层 B 下封层 C 磨耗层 D 透水层
查看
单选
按照《公路工程变更管理办法》的规定,负责对较大变更设计进行审批的单位是( )。
A 交通运输部 B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C 县级及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 D 项目法人
查看
单选
自有机械费用分为可变费用和不变费用,下列属于可变费用的是( )。
A 折旧费 B 检修费 C 安装辅助费 D 机驾人员工资
查看
单选
路堑开挖应挖到( )位置。
A 路床顶面 B 路面顶面 C 路基顶面 D 地基顶面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