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厂综合楼,地处闹市区,场地狭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地上16层,建筑高度55m。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时,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监理进行基坑验槽。经钎探检查,发现基坑内存在局部软弱下卧层,项目总工召集所有技术人员开现场会议,决定采取灌浆补强。并会同监理人员重新验槽且形成记录。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为了搞好现场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从现场实际条件出发,作了以下几项的具体安排:
(1)场地四周设置1.5m高的现场围挡,进行封闭管理。
(2)因临时建筑不足,安排部分工人住在已建成的该工程地下室内。
(3)为保证消防用水,安装了一根管径50mm的消防竖管,平时兼做楼层施工供水。
事件三:由于工期紧,混凝土需用量大,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三班倒浇注混凝土,施工扰民,引起附近居民强烈不满,纷纷到有关部门投诉、并封堵工地。
【问题】
1.事件一中,指出基坑验槽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2.基坑验槽的重点观察的部位有哪些?
3.事件二中工作安排是否妥当?并指出正确的做法。
4.事件三中,施工现场因特殊情况,确需夜间施工的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不妥之处一: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
理由:基坑验槽过程中发现与原地质勘察报告、设计不符或其他的异常情况,应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不能施工单位自行拟订方案组织实施。
不妥之处二: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基坑验槽。
理由: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
不妥之处三:参加验槽的单位仅有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理由: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
2.基坑验槽时应重点观察的部位有:
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
3.(1)场地四周设置1.5m高的现场围挡不妥当。
正确做法:场地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档,围档要坚固、整洁、美观,并沿场地四周连续设置,一般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市区主要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m。
(2)安排部分工人住在已建成的该工程地下室内不妥。
正确做法:现场的施工区域应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在建工程内严禁住人。
(3)安装了一根管径50mm的消防竖管,平时兼做楼层施工供水不妥。
正确做法:高度24m的建筑工程,安装临时消防竖管,管径不小于75mm,严禁消防竖管作为施工用水管线。
4.除采取一定降噪措施外,还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室外疏散楼梯梯段,当设计无要求时,耐火极限最小为( )h。
A 0.2 B 0.25 C 0.3 D 0.35
查看
单选
一般环境中,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胶比的要求是( )。
A 提高强度等级,提高水胶比 B 提高强度等级,降低水胶比 C 降低强度等级,提高水胶比 D 降低强度等级,降低水胶比
查看
单选
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在30℃以内时,水泥砂浆最长应在( )h 内使用完毕。
A 2 B 3 C 4 D 5
查看
单选
关于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水可以直接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B 粉煤灰为非活性矿物掺合料 C 粒径在4.75mm以下的骨料称为细骨料 D 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粗骨料
查看
单选
( )可以不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或补充。
A 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B 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 C 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D 劳务分包单位发生改动
查看
单选
预制梁和叠合梁、板安装的顺序应为( )。
A 先主梁、后次梁,先低后高 B 先主梁、后次梁,先高后低 C 先次梁、后主梁,先低后高 D 先次梁、后主梁,先高后低
查看
单选
以下关于楼梯的建筑构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取B1 级材料制作 B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C 疏散门应该正对楼梯段 D 疏散出口采用乙级防火门且门必须向外开
查看
单选
在进行土方平衡调配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性能参数是( )。
A 天然含水量 B 天然密度 C 密实度 D 可松性
查看
单选
配制厚大体积的普通混凝土不宜选用( )水泥。
A 矿渣 B 粉煤 C 复合 D 硅酸盐
查看
单选
关于钢筋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得采用冷拉调直 B 不得采用喷砂除锈 C 不得反复弯折 D 不得采用酸洗除锈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