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单纯
  
我相信,每一个精神上的伟人在本质上都是直接面对宇宙的。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只是宇宙的儿童,这种认识深藏于他的心灵的核心之中,从根本上使他的心灵永葆儿童的单纯。另一方面,他对宇宙的永恒本质充满精神渴望,在这种渴望的支配下,他本能地为一切精神事物所吸引,使他的心灵变得越来越丰富。
  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他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算计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人性的单纯来自自然。有两种人性的单纯,分别与两种自然相对应。第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与原始的物质性的自然相对应。儿童的生命刚从原始的自然中分离出来,未开化人仍生活在原始的自然之中,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原始的单纯。第二种是超越的单纯,与越超的精神性的自然相对应。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大的圣徒、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沉思或体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自然的单纯。
  在两种自然之间,在人性的两种单纯之间,隔着社会和社会关系。社会的作用一方面使人脱离了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面又会组织人走向超越的自然。所以,大多数人往往在失去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不能获得超越的单纯。
  社会是一个使人性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而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越过社会的壁障而走向伟大的精神目标。
1.作者将“心的境界”分为哪几种?
2.“丰富的单纯”指的是什么?与之相反的境界是什么?
3.作者将人性的单纯分为哪两种?怎样达到第二种单纯?为什么?
4.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下文哪句相呼应?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精神上伟大之人与平庸之人在心的境界上的本质区别。

正确答案
1.四种:①丰富的单纯;②贫乏的复杂;③贫乏的单纯;④丰富的复杂。
2.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念。
  与“丰富的单纯”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
3.原始的单纯和超越的单纯。节制社会交往,简化社会关系。因为在人性的两种单纯之间,隔着社会和社会关系。如果简化这些社会关系,就有可能超越原始的单纯而去追求更高的精神目标。
4.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大的圣徒、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沉思或体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自然的单纯。伟人是丰富的单纯,庸人是贫乏的复杂。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现在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对临川名师怀着无限的____。 ②近年电讯事业发展迅速,大城市、中小城市,__
A A.a B B.b C C.c D D.d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面这段话,反映出在解除波黑武装禁运这个问题上联合国安理会和美国的态度如何,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联合国安理会在三百一十次会议上推翻了美国为代表对有限制地解除
A A.安理会和美国都同意 B B.安理会和美国都反对 C C.安理会同意,美国反对 D D.安理会反对,美国同意
查看
单选
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包含早春气息的柔风,____;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____;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
A A.③④①② B B.②①③④ C C.③②①④ D D.④①③②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马周少落拓,不为州里所敬,补州助教,颇不亲事。刺史达奚怒杖之,乃拂衣去曹、汴,为浚仪令崔贤育所辱,遂感激,西之长安,止于将军常何家。贞观初,太宗命文武百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注: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刺史桓伊曾为他建造禅舍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
查看
单选
不定项选择题 人类使用玻璃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早在公元100年前就用它吹制瓶子和其他器皿。如今,玻璃的功能和用途越来越多, 玻璃是一种非结晶、无机透明
A 玻璃的功能和用途的增多 B 玻璃的种类不断增加 C 新型玻璃器皿不断出现 D 以人类最早使用的玻璃为基础,新型玻璃不断出现
查看
刷题小程序
语文(高起本、高起专)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