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现代文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1-14题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起文学类别来,也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然而有其原因。
一般讲刭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事则邻近小说。散文于是就成了动物中的蝙蝠,亦鸟亦兽,非鸟非兽。在文学大家庭中,仿佛成了童养媳,难乎其为文矣。
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只要情节动人,能触动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精神享受,在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阅毕丢掉,四大皆空。
散文担当不了这个差使,于是受到歧视。
倘若把文学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话,散文接近阳春白雪。真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虽然用不着焚香静坐,也要有一定的环境。车上、机上、厕上,不是适宜的环境。
你是不是想把散文重新塞进象牙之塔,使它成为小摆设,脱离广大的群众呢敬谨答日:否。我只是想说,文学作品都要能给读者一点美感享受,否则文学作品就会失去它的社会意义。但是,美感享受在层次上是不尽相同的。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比较高级的美感享受,是真正的美感享受。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洗涤人的灵魂。像古希腊的悲剧,它能使人“净化”,但这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净化。
写到这里,我必须谈一谈一个对散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身边琐事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到近现代,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往往写的都是身边琐事。即以本书而论,入选的中国散文中有《陈情表》、《兰亭集序》、《桃花源记》、《别赋》、《三峡》、《春夜宴从弟桃园序》、《祭十二郎文》、《陋室铭》、《钴姆潭西小丘记》、《醉翁亭记》、《秋声赋》、《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宋以前的散文名篇,哪一篇不是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又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我们只能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宇宙大事,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当然能震撼人心,然而写这些东西,如果掌握不好,往往容易流于假、大、空、废“四话”。四话一出。真情必隐,又焉能期望这样的文章能感动人呢
第三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作者认为,无论是抒情散文,还是叙事散文,都要注重_____。

正确答案
喻证法真实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横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切削削足适履削平叛乱 B 产量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C 泄露藏头露尾崭露头角 D 眩晕晕头转向月晕而风
查看
单选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立功赎罪虎视眈眈入不激出 B 黯然销魂直截了当再接再厉 C 脍炙人口沽名钓誉梁上君子 D 敛声屏气风驰电掣画饼充饥
查看
单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国有企业的改革,__________是简单的拆分重组,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达到增效的目的。 ②近几年中国的相
A 不止未免然而 B 不只不免尽管 C 不只不免然而 D 不止未免也许
查看
单选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鬼斧神工。 B 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C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 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查看
单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法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B “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C 三年前,“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 D 舞会很简朴,却置办得很有气氛,不明不暗的灯光撒下斑驳的影子。
查看
单选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海面上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__________。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
A ②⑤①④③ B ④⑤①③② C ①⑤③④② D ⑤①③②④
查看
单选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7-10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村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 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
A 根据以前的来类推后来的 B 由后来的来规范以前的 C 由以前的来规范后来的 D 根据后来的来类推以前的
查看
单选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7-10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村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 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
A 半坡彩陶上的刻画比较简单,因而意义至今尚未阐明 B 半坡彩陶上的刻画记号同殷代青铜器上的一些刻画文字极相类似 C 半坡彩冉上的刻画虽没有意义,但和器物上的花纹明显不同 D 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常见,但黑陶上的刻画为数不多
查看
单选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7-10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村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 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
A 当时已有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只是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B 彩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但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C 彩陶上所画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步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D 彩陶上的花纹说明当时已用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某些刻画已具有文字的性质
查看
单选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7-10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村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 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
A 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和龙山文化的黑陶上的刻画符号都是原始的文字 B 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已能解释,而龙山黑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尚未阐明 C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已有了用笔书写的初步文字,只是难以保留到今天 D 半坡彩冉上的刻画符号合乎古代“物勒工名”的传统,因此它们是有意义的
查看
刷题小程序
语文(高起本、高起专)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