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子由①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忠、万、云安②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竞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有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

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
【注】①子由:苏辙,字子由。②忠、万、云安:均为地名。
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
2.分析本文,找出能代表本文中心意思的一句。
3.民间的打虎英雄武松与文中三种不怕虎的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
1.假如人们不怕老虎,都能像婴儿、醉人和那个尚未知是虎的人那样,那么老虎怕人,就不足为怪了。
2.能代表本文中心意思的一句是“虎畏不惧己者”。
3.打虎英雄武松,与文中三种不怕虎的人的最大区别是“知”与“不知”。武松明知是虎而不怕;婴儿不识虎,醉人不觉虎,夜归人不知虎而不怕。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下面加点词语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几年来,鄱阳湖加强了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____成为世界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 ②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A.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B B.金科紫园樱花烂漫,柳丝轻拂,却少人驻足,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期末考试到来。 C C.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D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查看
单选
填入下面这则新闻空缺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 程某在一份交通旅游图上发现某医院把自己治疗脸部斑痕的照片做成了广告,她认为这是侵害了肖像权,于是把医院
A A.广告上只出现了有程某鼻子和嘴的半张脸,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肖像,根本不能反映人的神情面貌 B B.广告上出现的是只有程某鼻子和嘴巴的半张脸,哪能算是什么肖像?要求赔钱不合理 C C.广告上只出现了有程某鼻子和嘴的半张脸,它不能算是肖像。驳回了程某的诉讼请求 D D.广告上出现的只是有程某鼻子和嘴的半张脸,它不能反映人的神情面貌,根本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肖像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起文学类别来,也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这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大雪的? 2.诗的最后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光阴的故事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地那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
查看
单选
不定项选择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村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
A 根据以前的来类推后来的 B 由后来的来规范以前的 C 由以前的来规范后来的 D 根据后来的来类推以前的
查看
刷题小程序
语文(高起本、高起专)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