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过程:教师应接着说:“下面我们先助刘邦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①展示题目:
“韩信点兵”问题1: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的最小自然数。
②把全班分成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讨论问题。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题目已知什么、需要求什么、明确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和写出求解问题的解题步骤。并填写《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中的“探究问题记录表”。如下:
给5分钟学生讨论,教师在这过程中到各学习小组中,引导个别学习小组分析问题、写出解题步骤。教师提问2—3个同学。从中逐渐引导出类似如下的分析问题和解题步骤,并给出算法的概念。
③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教师:“计算机怎么样解决问题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同样要经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两步骤。”在讲授过程中展示人工解题中分析问题和设计算法这两个步骤。
教师:“用计算机解题,是不是输入上面的算法 上面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计算机不懂,必须翻译成计算机的语言.这就是程序设计语言。”教师展示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的程序与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步骤作对照。简单解释变量的作用,并提示学生程序设计语言是我们以后学习的重点。
④观摩:将程序输入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调试讲解。
⑤交流: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和人工解题有什么关系呢 同一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探讨人工求解问题和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异同,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的“讨论记录”表中。讨论记录。
(2)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其中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是本节的难点。
(3)教具选择
①可以进行屏幕广播的多媒体电脑室。
②教师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
③印刷《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
(4)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人工解题中发现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等步骤,并把它应用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去,这是建构主义中知识迁移的方法。本节课还采用了探究、讲授、观摩、交流、阅读材料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