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并根据定义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能够识别部分流行病毒(例如蠕虫病毒、木马等),并能提出相应的锯决方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形成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信息安全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道德的思想。
(2)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讲授教学法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它虽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却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比如用讲授法讲解什么是病毒。
②讨论法:所谓小组讨论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通过互相讨论、辩论.对问题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个人见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本教学设计中学生分组讨论病毒的特征。
③创设情境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在情境中有机拓展、学生情感在情境中体验、教学效果在情境中不断提升。
④分层教学法:强调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着眼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
即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把学生分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进行递进的教学。
(3)
(4)板书设计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寄生性
2.传染性
3.潜伏性
4.隐蔽性
5.破坏性
6.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查杀
1.树立高度的防范意识
2.不要轻易打开那些来路不明的文件
3.安装杀毒软件,定期进行杀毒
4.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