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承包商中标一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包括一条全长 4567m 的隧道,属特长公路隧道,根据地质详勘报告,隧址区域地下水分布广泛,地表、地下水力联系十分复杂, 岩溶、高压富水的发育受岩性与构造控制,岩溶构造及富水主要发育在观音峡背斜两翼的三叠系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地层中,同时,本隧道所穿越的地表水库、泉眼、鱼塘密布,地下水资源丰富,岩溶分布规模不均,隧道施工遇高压涌水、突泥风险性较高;且进、出口须家河地层地段含煤而引起的瓦斯聚集,因此,施工期间,应针对上述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在全隧道开展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采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如下图所示。


项目部还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当隧道遇到岩溶、高压富水危害时,可按其对隧道产生的影响情况及施工条件,采取相应施工措施。采用多打眼、打浅眼,控制爆破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的光面爆破施工方法。为获得良好光面爆破效果,采取确定装药量,并通过掏槽眼和辅助眼为周边眼爆破创造临空面等措施。周边眼装药结构如下图所示。


(2)根据地勘报告揭示,本隧道地下水处理实施“排堵结合,定量堵水,限量排放,综合治理” 的治水原则。当洞内排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大,实施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注浆堵水措施,当可能产生涌水突泥施工灾害时,实施以保证施工安全为目的注浆加固措施,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压浆顺序:应从上而下,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或多水处。
(3)2010年4月3日上午,隧道开挖时,出现溶洞涌水事故,当场导致死亡2人,重伤12人,经补报并核实,截至2010年4月5日,确认累计死亡达3人。
问题:
1、本隧道可以采取哪些地质超前预报?
2、写出图中(20)的名称。
3、背景资料中 E、W 代表的参数名称,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还有哪些?
4、背景中施工单位采取的压浆顺序是否正确?若错误请改正。
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背景中发生的涌水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超前钻探法、水力联系观测、地质调查法、物理勘探法等。
2、 (20)二次衬砌。
3、E 周边眼间距,W光面爆破层的厚度(最小抵抗线)
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还有:周边眼密集系数、周边眼的线装药密度。
4、不正确。钻孔注浆顺序应由下往上、由少水处到多水处,隔孔钻注。
5、较大事故。造成3 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较大事故。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当软土性质很差,土源紧缺,工期紧时,可用( )方法进行处理。
A 加固土桩 B 抛石挤淤 C 真空预压 D 粒料桩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路基雨期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重黏土、膨胀土及盐渍土地段不宜在雨期施工 B 每一填筑层表面应做成2%~4%双向路拱横坡以利于排水 C 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一般应选择丘陵和山岭地区的砂类土、碎砾石 D 挖方边坡应一次挖到设计坡面
查看
单选
运用了贝克曼梁法原理的检测技术是( )。
A 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B 自动弯沉仪法 C 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D 落锤弯沉仪法
查看
单选
石质路床欠挖部分应予凿除,超挖部分应进行找平处理,不得采用( )找平。
A 强度高的砂砾 B 强度高的碎石 C 细粒土 D 强度高的砾石
查看
单选
马歇尔试验检测中,( )是评价沥青混合料压实程度的指标。
A 沥青饱和度 B 空隙率 C 稳定度 D 流值
查看
单选
属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是( )。
A 改性沥青稳定碎石 B 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 C 沥青玛蹄脂碎石 D 沥青混凝土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滑模摊铺机铺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滑模摊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应采用单向坡双线基准线  B 多风季节施工,宜增大基准线桩间距  C 振捣棒下缘位置应位于挤压底板最低点以上  D 滑模摊铺机起步时,应先开启振捣棒,再开动滑模机平稳推进摊铺 
查看
单选
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沥青玛珶脂碎石 SMA 混合料时,宜采用的振动方法是( )。
A 低频率、低振幅 B 高频率、高振幅 C 低频率、高振幅 D 高频率、低振幅
查看
单选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制台座,应保证底座或底模的挠度不大于( )mm。
A 1.0 B 1.2 C 1.5 D 2.0
查看
单选
盖板涵(预制吊装)施工主要工序中,浆砌墙身的紧后工序是( )。
A 下基础 B 现浇板座 C 吊装盖板 D 出入口浆砌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