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选修“创作”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命题创作《鸟》
教学重点:进行以“鸟”为命题的旋律创作要求:
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10 分)
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 2 个课堂提问。(15 分)
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 分)
附:资料
巴西音乐家加巴斯·阿格内里注意到报纸上一张鸟儿排列在电线上的照片(见图 5),鸟儿的站位看上去像音乐曲谱上的一个个音符。他说:“我把照片剪切下来,想用鸟儿的准确位置作为音符来写首曲子……我只是好奇,想听听鸟儿
创作出来的歌。” 阿格内里用木琴、大管、双簧管和单簧管为曲子配乐,用 1ogiC 软件谱写了这首乐曲,并用 After EffeCt 制作了
相关视频。他说:“这美妙的旋律不是我创作的,它是鸟儿们的想法,音符的位置都是鸟儿所在的准确位置(见图 6)。” 随后,他在原创视频分享网站上发布了这首曲子。

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音乐创作,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将生活中的事物用创作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对鸟儿展开联想与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对音乐进行创作。
【知识与技能】采用多种创作手法,提升即兴创编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创作 8 小节的旋律,形象表现鸟儿的不同姿态。
【难点】理解音乐源于生活,并将旋律创作与音乐形象融会贯通。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百鸟朝凤》,引导学生感受鸟儿在林间玩耍的场景,并提问:这首乐曲讲解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思
考,音乐源于生活,引入新课《鸟》
(二)感受体验
教师讲解作曲家的经历:报纸上一张鸟儿排列在电线上的站位看上去像音乐曲谱上的一个个音符,用鸟儿的准确位置作为音符创作曲子。
教师提出问题:你从这个故事中理解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部作品源于自然与人类的完美融合,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场景,但是还需要填充相关的创作技法来完善。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聆听鸟的各种叫声,并思考如何用音乐创作出鸟鸣的特点。
2.教师出示各种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鸟的形态、颜色等样子,并讨论如何用音乐模拟自己喜欢的鸟儿。(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有关同音反复、级进、跳进、重复、对比等旋律的发展手法,并引导学生选用合适的旋律发展手法来表现鸟儿的不同姿态。
4.教师将学生前后 4 人分为一小组,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以“鸟”为命题,创作 8 小 节的旋律,以表现鸟儿
的不同姿态。教师给出建议,如鸟鸣可以利用音高、紧促的节奏进行创作;姿态可以用重复、对比等发展手法描述。
5.教师巡视指导,给出改进建议。
6.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教师、学生进行评价。
(四)巩固提高
1.教师播放有关“鸟”的歌曲,结合之前“五线谱鸟儿”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说一说播放的每首歌曲的创作特点。
2.教师总结每首歌的特点,并说明这些作品带来的启发。
(五)小结作业
1.今天我们理解到音乐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进一步了解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好地体会音乐创作带来的乐趣。
2.请同学们课后聆听自然音乐,并和同桌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
【设计意图】
本节课之所以这样设计,有以下几点教学意图。
第一,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提到,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特征,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第二,教师通过“鸟”的命题,给学生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近距离接触。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有关同音反复、级进、跳进、重复、对比等旋律的发展手法,并引导学生选用合适的旋律发展手法来表现鸟儿的不同姿态;既注重了学生的感受体会,也讲解了音乐相关知识,使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也能够参与教学中的创作活动,培养创造能力。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古琴的主要演奏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琴歌,另一种是( )。 A、独奏 B、合奏 C、为其他乐器伴奏 D、为舞蹈伴奏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面谱例出自黄自的作品,其体裁是( )。 A、歌剧 B、音乐剧 C、交响音诗 D、清唱剧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歌剧的代表作?( ) A、《原野》 B、《江姐》 C、《狂人日记》 D、《夜宴》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谭盾的交响曲《1997 天·地·人》中,使用的中国古代乐器是( )A、古琴 B、埙 C、编钟 D、瑟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分“文场”和“武场”。其中文场最主要的作用是( )。 A、配合身段表演 B、为唱腔伴奏 C、烘托舞台气氛 D、协调统一唱念做打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歌曲《红梅赞》出自下列哪部歌剧?( ) A、《江姐》 B、《白毛女》 C、《刘三姐》 D、《洪湖赤卫队》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哈萨克族民间音乐常用的伴奏乐器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图 所展示的器乐演奏形式是( )。 A、打溜子 B、十番锣鼓 C、江南丝竹 D、鼓吹乐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16 世纪,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对德国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哪种音乐体裁 是这次运动的产 物?( ) A、经文歌 B、众赞歌 C、康塔塔 D、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面谱例中的歌词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它出现在贝多芬的哪部作品中?( ) A、《第一交响曲》 B、《第三交响曲》 C、《第五交响曲》 D、《第九交响曲》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音乐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