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下面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片段进行 评析(7 分),并说明理由(8 分)。
【课题名称】昆曲《牡丹亭·游园》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牡丹亭·游园》之【皂罗袍】片段
【主要目标】
体验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皂罗袍】片段的唱词、唱腔、身段及意境,总结昆曲的主要特点和审美特征;
了解昆曲的发展状况,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其他目标略)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片段】
(一)回顾——寻梦春秋六百年
(前略)
3.介绍《牡丹亭》的剧情。
4.板书课题——《牡丹亭·游园》之【皂罗袍】。

正确答案
此教学设计总体上来说比较好,在设置上存在一些闪光点,同时也有不足之处。 闪光点: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比较充实,教师能够由浅入深进行安排,使学生体 验到昆曲的美妙之处,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教学过程符合“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教师让学生朗诵歌词、感知旋律特点、唱腔特色,总结昆曲 的表演特征等,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过程符合“重视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学唱、模仿、体验昆曲“歌舞 一体”的表演,不仅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更加强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不足之处: 该课例在课堂一开始采用回顾的方式进入课堂,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但是回顾并介绍《牡 丹亭》剧情用时较长,无法直接快速地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忽略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以 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 改进建议: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采用播放视频、音频或直接讲解背景故事的方式,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快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下面谱例中,关于第一行与第二行的调式调性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调式相同 B、调主音相同 C、主和弦相同 D、调号相同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由 2 至 4 人组成,每人担任不同声部的演唱形式,不可能的是( )。 A、合唱 B、对唱 C、重唱 D、轮唱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面谱例中,1 一 2 小节正确的和声编配是( )。 A、Ⅱ一 I B、Ⅳ一 I C、V—I D、Ⅳ一 V—I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面谱例中,1 一 2 小节旋律上行,3—4 小节旋律下行,它属于下列哪种旋律发展手法?() A、模进 B、变奏 C、扩大 D、逆行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起承转合式乐段的第三句,一般采用的发展手法是( )。 A、对比 B、重复 C、再现 D、变奏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夏朝至战国时期被称为中国音乐史的上古时期,该时期的代表性音乐是( )。 A、丝竹之声 B、钟磬之乐 C、歌舞之乐 D、管弦之乐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20 世纪 30 年代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繁荣时期。下列哪首歌曲是当时的电影插曲?( ) A、冼星海《二月里来》 B、刘炽《我的祖国》 C、雷振邦《花儿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面谱例的曲作者是( ) A、谷建芬 B、施光南 C、赵季平 D、郭峰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面民歌片段的体裁是( )。 A、田秧山歌 B、信天游 C、山曲 D、花儿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面旋律片段属于哪种民族舞蹈音乐?( ) A、傣族孔雀舞 B、维吾尔族赛乃姆 C、苗族芦笙舞 D、藏族果谐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音乐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