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教学设计题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选修“歌唱”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合唱《同一首歌》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点。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同一首歌(片段)
陈哲、胡迎节词
中速 孟卫东曲

正确答案
(1)教学目标与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了解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增进理论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歌曲,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感受音乐中动人的旋律,体会音乐所表达音乐情境,提高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唱的基本要素和姿势,能分声部歌唱,关注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教学重点】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歌唱,音色统一,声部之间的协调与均衡,做到演唱时声情并茂。
(2)(3)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导人(略)
(一)感知乐曲
1.教师播放歌曲《同一首歌》音频,初步感受乐曲,引导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师:《同一首歌》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一首歌颂祖国的艺术歌曲,谁来说一说听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它的速度又是怎样的呢庄重、深情的情绪;速度稍快。)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之前要对歌曲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学唱歌曲,所以教师在教唱前要让学生自主感受歌曲,做好学前铺垫。
2.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歌曲《同一首歌》是由陈哲作词、孟卫东作曲的著名歌曲,创作于1990年,当时由歌手刘畅首唱,以后又有蔡国庆、毛阿敏等多人演唱。此后,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电视栏目《同一首歌》,成为中央电视台知名综艺节目之一。)
3.教师引领同学们说一说歌舞的演唱形式。并谈一谈对该演唱形式的了解。(合唱形式)
4.在进行歌唱之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和歌唱姿势的矫正,学飞机发出 “wu”音,看自己能一口气延长多久,体会发音时横膈膜和腰带周围的感觉。提出歌唱的基本要素:气息与发声。开始常规发声练习。
【设计意图】良好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不正确的姿势影响声音,因此歌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歌唱姿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提示下,自觉地按照图片演示的姿势歌唱,完善课堂。
(二)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音频,请同学们结合乐谱谈一谈这首歌曲的节拍和速度特点。(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拍子是什么速度又是怎样的4/4,是四拍子节奏的变形;速度是慢的。)
2.教师追问,快速的四拍子演唱该如何把握呢(由慢渐快,感受律动,注意气息平稳。提示同学们四拍子的长时值节奏要唱满。)
3.教师弹琴,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自己唱歌谱,发现难点并解决。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比较喜欢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教师弹琴,全体学生学唱第一声部旋律,都用U母音唱《同一首歌》中各自声部的旋律,老师提出相应要求。一声部的学生用i母音唱高声部,二声部的学生用ll母音唱低声部。这样学生和老师能清楚地听出各声部。
注意长时值时要唱满。
(2)旋律上的大跨度演唱,引导同学们跟琴演唱,注意音准。
(3)请同学们加歌词完整演唱,并解决词曲结合问题。(一音多字)
(4)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第二声部的旋律,并尝试加上歌词,学生自主发现学习难点。(二声部旋律性不强,出现变化音,很难唱准。)
(5)教师弹琴,请同学们共同跟琴模唱二声部,并加上歌词,组织同学们分组进行双声部合唱练习。(教师提示同学们在合唱练习的过程中,二声部的同学注意对音量的控制,不宜过强,要突出第一声部的主体地位。)
(6)教师提出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在适当的位置换气以及正确地呼吸、发声、咬字等。用优美、亲切、甘甜的音色,声部之间的协调与均衡,做到演唱时声情并茂。
(7)跟伴奏,大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师提示:气息通畅自然,以假声带真声,喉咙打开,使音乐流动起来,高音区注意用松弛的状态演唱,声音要统一。
(8)教师完整播放李谷一演唱歌曲的视频,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传达了怎样的情感(人民和祖国永远在一起,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深厚情谊。)
【设计意图】点题升华。歌曲学唱完毕回归到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三)巩固提高
1.教师组织学生演一场歌咏加朗诵的节目。学生自由选择唱歌或者朗诵,自主探究将歌唱与朗诵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表演。
2.学生自由展示.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为了对歌曲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采用巩固提高的方法对歌曲进行创造和自由发挥,这样做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采用师生多种评价方式,丰富课堂,完善课堂教学活动。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面谱例中的音乐形象是蹦蹦跳跳的袋鼠,适合此段音乐的术语是( )。
A dolce B cantabile C legato D staccato
查看
单选
下面谱例出自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其中哪一种技法能反映出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
A 模进 B 模仿 C 横向可动对位 D 纵向可动对位
查看
单选
一首歌曲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其中“转”的功能( )
A 再现 B 对比 C 补充 D 重复
查看
单选
下面谱例中的主题单独呈示,之后另一个声部在属调上模仿该主题。具有这种特点的作品体裁是( )。
A 奏鸣曲 B 经文歌 C 赋格 D 奥尔加农
查看
单选
下列谱例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
A 时值减缩 B 时值扩大 C 倒影 D 逆行
查看
单选
下列剧目与其剧情发生的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 《洪湖赤卫队》——湖南 B 《红色娘子军》——海南 C 《丝路花雨》——云南 D 《小刀会》——河南
查看
单选
下面谱例出自一首民歌,它的体裁是( )。
A 信天游 B 长调 C 劳动号子 D 时调
查看
单选
下列传统乐种属于丝竹乐的是( )。
A 福建南音 B 十番锣鼓 C 苏南吹打 D 冀中管乐
查看
单选
下列谱例出自哪一首歌曲( )
A 《天路》 B 《春天的故事》 C 《珠穆朗玛》 D 《青藏高原》
查看
单选
下图是哪一个戏曲剧目的演出场景( )
A 评剧《白蛇传》 B 川剧《火焰山》 C 京剧《野猪林》 D 黄梅戏《天仙配》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音乐题库小程序